[实用新型]新型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937.3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派对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麦克风,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麦克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长降调节、内走线的立式麦克风,同时该麦克风立杆摇晃后还可自动复位。
背景技术
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目前KTV包箱里使用的的立杆式麦克风,麦克风架于杆体上顶部,连接杆体的底座直接固定在地面上,杆体的长度往往是固定的,不能调节高度及摇晃或旋转,不能满足卡拉OK消费者的需求;现有的麦克风的连接电线往往是暴露在外面,容易被踩踏或踢到,造成信号中断或其他更严重的情形。
基于此,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并结合现有KTV包箱麦克风的特点,创作一新型的立杆式麦克风,故才有本实用新型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调节高度的立式麦克风升降机构,同时该立式麦克风实现内走线方式,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麦克风,包括话筒、升降立管及底座,升降立管顶部有话筒,升降立管底部通过球体复位机构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的升降立管通过一侧的按钮及联动机构控制该立管的上半段及话筒作升降动作。
进一步,所述的话筒连接电线,该电线依次贯穿于升降立管、球体复位机构中孔及底座通孔形成麦克风内走线构造。
进一步,所述的升降立管包括上下两节套管和中心管,上下两节套管相互套接形成内、外层管,所述的上节套管底端设有弹片件并与下节套管的周壁挤压定位,所述的中心管顶部有话筒,中心管底端贯穿上节套管并与弹性件联动,该中心管位于上节套管外的管侧面设有升降按钮以控制上、下节套管相对位移。
进一步,所述的中心管内穿有与麦克风相连的电线,该电线穿设于中心管、上节套管及下节套管构成立式麦克风内走线构造。
进一步,所述的中心管底端套有弹簧及卡接头,该卡接头两侧对应卡设两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为两块橡胶定位块,橡胶定位块的橡胶面可以与下节套管壁挤压或分离。
进一步,所述的球体复位机构包括球体、大圆柱体和小圆柱体,所述的球体中心开孔用于连接升降立管的下节套管,球体周侧设有一圈凸缘,该凸缘与升降立管呈90度角并使球体承载于大圆柱体上,大圆柱体下方连接一小圆柱体,小圆柱体另一端连接于底座上,大圆柱体与底座之间设有一大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周侧的凸缘下方设有若干个定位凸点,与大圆柱体连接处的凹槽形成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支撑杆体的升降调节、内走线方式以及麦克风及支撑杆体可以大角度倾斜或摇晃的功能,与目前的固定式麦克风相比,具有结合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节套管段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节套管与下节套管结合部位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球体复位机构组装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球体复位机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新型麦克风,包括话筒1、升降立管2及底座3,升降立管2顶部有话筒1,升降立管2底部通过球体复位机构6连接于底座3上,所述的升降立管2通过一侧的按钮4及联动机构控制该立管的上半段及话筒作升降动作。上述话筒连接电线,该电线依次贯穿于升降立管2、球体复位机构4中孔及底座3通孔形成麦克风内走线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派对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派对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喇叭
- 下一篇:具有回音抑制功能的通话类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