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油原油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903.4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行权;李道中;姚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县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C3/06;A23D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油 原油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油原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油又称玉米胚芽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油脂,因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酚、植物甾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玉米油制备好进行储藏的时候,玉米油行业普遍使用原油直接进入储罐的方式。由于原油的温度高,原油在存储过程中易变质,其酸值、过氧化值会急剧增加,原油中的有益物质也会被氧化和破坏。所以需要一种装置能对入罐前的原油进行冷却。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589548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9月2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油原油用冷却装置,它包括带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换热器,该换热器可以采用列管式换热器或盘管式换热器,并采用水循环冷却,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换热器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装置能有效降低原油的温度,从而使原油中的有害物质不会被氧化和破坏。但温度只是原油氧化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原油中含有的氧气作怪,若能够降低原油中的氧含量,则可以大大降低原油的氧化速度,提高玉米油原油的油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原油中的氧含量的玉米油原油冷却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玉米油原油冷却装置,包括带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热交换器,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与热交换器相对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管壁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上安装有滤油网。
所述热交换器内与玉米油原油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为氮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好处:
1、本实用新型中在热交换器的管壁上设置了气孔,气孔上安装滤油网,这样在冷却原油的过程中,管道中的氮气会通过气孔进入原油中,与原油混合,将夹带、 吸附和溶解在油脂中的氧气最大可能地置换、排除,以获得绝佳的油脂保鲜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原油从上向下运动,管道中的氮气从下向上运动,在接触的过程中,两者有充够的时间进行热交换,冷却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一种装置实现了冷却和保鲜两种功能,节省了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油口1,出油口2,壳体3,热交换器4,进气口5,出气口6,管壁7,气孔8,滤油网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玉米油原油冷却装置,包括带进油口1和出油口2的壳体3,所述壳体3内固定有热交换器4,壳体3侧壁上设置有与热交换器4相对应的进气口5和出气口6,所述热交换器4的管壁7上设置有气孔8,所述气孔8上安装有滤油网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先从进气口5充入氮气,氮气从进气口5流入,从出气口6流出,待氮气充满热交换器4的管道,就将玉米油原油从进油口1倒入,原油从进油口1流入,从出油口2流出,原油在壳体3内流动的过程中,会与热交换器4的管壁7接触,由于热交换器4的管壁7内流动着氮气,热的原油和冷的氮气就会出现热交换,实现原油的冷却,并且由于原油和氮气是逆向流动,两者的热交换会更彻底,冷却效果也会更好;在热交换的过程中,氮气会通过设在管壁7上的气孔8进入原油中,与原油混合,将夹带、 吸附和溶解在油脂中的氧气最大可能地置换、排除,而由于气孔8上的滤油网9阻拦,原油并不能通过气孔8进入热交换器4内。当原油从出游口2流出时,不仅原油的温度大为降低,而且原油中的氧含量也大为减少,储存的玉米油原油保鲜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县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随县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