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690.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计建炳;李育敏;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B01D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力 旋转 圆锥形 离心 液环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超重力旋转床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高效气液传质设备。旋转床内部是一个高速旋转转子,其离心加速度是重力的数百至数千倍。液体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在转子内部形成极薄液膜和细小液滴,快速向转子外缘流动,气体向转子内缘流动。气液在转子内部高效逆流接触,传质系数和气液接触比表面积得到极大增加,传质、传热、气液反应以及微混合过程得到极大强化。超重力技术迅速发展,已经在精馏、油田注水脱氧、废气脱硫、纳米材料制备、强化除尘过程和生化反应过程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对于传统板式塔和填料塔,超重力旋转床极大减小了设备尺寸和造价。但是超重力旋转床相对塔器等静设备而言属于高速动设备,在转子上端面和壳体上盖内壁之间需要安装气体动密封装置,防止气体漏气和走短路,从而降低旋转床传质效率。目前,超重力旋转床气体动密封主要采用迷宫密封专利号200910066851.5、机械密封专利号200310103434.6,专利号01143459.7、离心液环密封专利号95214611.8,专利号95107423,专利号200410073624.2,专利号02224172.8,专利号201010124918.9、填料函密封专利号200920217341.9,这些气体动密封或密封性能较差导致漏气较严重,或结构复杂制造不便,或磨损大寿命短,很大程度上影响超重力旋转床的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传质效率高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盘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主要包括壳体、转子、转轴、密封装置,转子固定转轴上,壳体套于转子外部,密封装置上部固定在壳体上部内壁,下部固定在转子的转子上端面上,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气相入口,另一侧设有液相出口,壳体的上部设有液相入口和气体出口。
所述密封装置由外到内主要包括动外锥形盘、静锥形盘和动内锥形盘,动内锥形盘、动外锥形盘、静锥形盘和转子为同一轴线,静锥形盘位于动内锥形盘和动外锥形盘之间,静锥形盘固定在壳体的上部内壁,动内锥形盘和动外锥形盘固定在转子的转子上端面上,动内锥形盘、动外锥形盘和静锥形盘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密封液。
所述的动内锥形圈、动外锥形圈和静锥形圈的锥形角为10~90°,锥形高度为转子半径的0.1~3倍。
所述动内锥形圈、动外锥形圈和静锥形圈之间的间距为转子半径的0.001~0.5倍。
所述静锥形圈的上下表面设有上翅片和下翅片,动内锥形圈的上表面设有动内翅片,动外锥形圈的下表面设有动外翅片,上翅片、下翅片、动内翅片和动外翅片之间相互嵌入。
所述转轴上串联有多组转子和密封装置。
所述转子中央设有升气管,靠近转轴处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上端口处设有围堰。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密封性能良好,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装置便于制造加工,磨损小、寿命长,在停车时不需要辅以停车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液相入口1,气体出口2,壳体3,转子上端面4,转子5,液相出口6,转轴7,气相入口8,密封液9,动内锥形圈10,静锥形圈11,动外锥形圈12,上翅片13,动外翅片14,下翅片15,动内翅片16,密封装置17,升气管18,引流管19,围堰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这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主要包括壳体3、转子5、转轴7、密封装置17,转子5固定转轴7上,壳体3套于转子5外部,密封装置17上部固定在壳体3上部内壁,下部固定在转子5的转子上端面4上,通过焊接或用螺栓紧固的方法加以固定,壳体3的下部一侧设有气相入口8,另一侧设有液相出口6,壳体3的上部设有液相入口1和气体出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时报警功能的水浴箱
- 下一篇:一种可在线检测酒精浓度的肝素反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