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足下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630.3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魏婷;曾非;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很多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肢体瘫痪现象,需要长期卧床,常引起足下垂症状的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病后步态异常或不能行走而影响自理能力;昏迷病人由于失去自觉性活动,肌张力下降,踝关节长期处于下垂状态,因此做好足下垂的预防是病人康复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的足下垂矫正装置只能使患者的腿和足处于垂直状态,即两者夹角为90°,长时间保持这样的角度患者不容易放松,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足下垂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腿固定套和足托,两者均设置有佩带,腿固定套与足托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弯条、内调节器、外调节器,弯条和内调节器位于足托内的足跟部,外调节器位于足托外与弯条、内调节器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有:
所述的腿固定套包括下肢靠板和弧形挡板,弧形挡板通过活页连接在下肢靠扳的两端。
使用时,将腿和脚分别放置在腿固定套和足托内,并用佩带固定后即可,如需调节腿与足的角度使患者放松,通过内调节器、外调节器以及弯条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具有防足下垂功能外,其采用的角度调节装置可根据患者需要使其腿、足之间的角度更加舒适、放松、呈现更加自然的状态。
2、本实用新型下肢靠板两端的弧形挡板为活动的,其可保证不同人的腿形、粗细的需要,足托上面的软垫可避免皮肤擦伤,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弧型挡板,2—活页,3—佩带卡口,4—外调节器,5—佩带,6—足托,7—下肢靠板,8—弯条,9—内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腿固定套和足托6,两者均设置有佩带5,腿固定套与足托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弯条8、内调节器9、外调节器4,弯条8和内调节器9位于足托6内的足跟部,外调节器4位于足托6外与弯条8、内调节器9的位置相对应;腿固定套包括下肢靠板7和弧形挡板1,弧形挡板1通过活页2连接在下肢靠扳7的两端。
使用时,调节外调节器,其控制内调节器和弯条,使下肢靠板与足托呈90度,将下肢靠板两侧的弧形挡板向外打开,将患者的腿和足分别放入腿固定套和足托,再把弧形挡板抬起,用佩带固定好;固定一定时间后,再调节外调节器,使下肢靠板与足托之间的夹角大于100度,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如此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