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122.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3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彭业军;黄演进;陈裕生;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单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尤其是一种可方便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单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配合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目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蓝牙耳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中。
通常,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在包装铝箔上冲出所需尺寸形状的单坑或双坑,坑的凹入面为热熔胶层(进行封装的层面);然后,将由阴阳极片、隔离膜经叠片/卷绕工序制成的裸电芯放入包装铝箔的坑内,并折叠包装铝箔的一侧或两侧,使其热熔胶层盖住裸电芯的上表面,并与未折叠部分的热熔胶层相对;随后,给予尼龙层一定的热量并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热量经铝层传递给热熔胶层而将其熔化,所施加的压力可使两层熔化的热熔胶混熔,一定时间的相互融合后再冷却,两层包装铝箔就会通过热熔胶层黏结在一起;最后,给裸电芯灌注电解液,静置后用小电流给电芯充电激活电芯,紧接着用夹具挤压方式把电芯中的气体挤入气袋,在真空条件下切掉气袋排出气体并封装最后一个边,从而将电芯封装为锂离子电池单体。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外形是规则的长方体,其包括裸电芯10’、密封封装裸电芯10’的包装箔20’,以及焊接于裸电芯10’上并伸出包装箔20’的极耳30’。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外形设置成规则的长方体的原因在于:裸电芯卷绕时为了保证阴阳极的对位,卷绕都在一个平面。如果把电芯弯曲,在弯曲位置容易使电芯的阴极、阳极产生空隙,此空隙会导致界面被破坏,锂离子在电芯内的阴极和阳极间的动力学效率降低,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
但是,现有锂离子电池单体至少具有以下缺陷:在应用于各种移动电子设备时,具有规则长方体外形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安装不方便,容易因与移动电子设备干涉而影响安装过程。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单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单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其包括裸电芯、密封封装裸电芯的包装箔,以及焊接于裸电芯上并伸出包装箔的极耳,其中,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对相对的面成弧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一种改进,所述弧形设置的弯曲角度小于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一种改进,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包装箔为铝塑材料,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厚度不大于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所在的面为平直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具有以下优点: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对相对的面呈弧形设置,可方便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包括裸电芯10、密封封装裸电芯10的包装箔20,以及焊接于裸电芯10上并伸出包装箔20的正负极极耳30(正负极极耳不予区分),其中,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厚度不大于5mm,包装箔20为铝塑材料制成的包装铝箔。
与现有锂离子电池单体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对相对的面呈弧形设置,且弧形弯曲的角度小于90度。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相对的面呈弧形设置,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或厚度方向上的一对相对的面也可以呈弧形设置,或者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上的多对相对的面呈弧形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极耳30的设置,极耳30所在的面为平直面,而并非成弧形设置。即,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最顶端的面(顶面)为平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