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2973.6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文;许雅玲;赵玉琴;杨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 污水处理 再生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水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一方面淡水用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污水处理和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目前,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因此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成为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关键。但是,我国当前的污水处理多为达标排放,成熟的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不多,应用到工程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海域,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长此以往必将造成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据介绍,在我国城市水资源总消耗中,工业用水大约占2/3,如将污水经过再生处理后用于工业用水,在节水方面将有很大的潜力,等于增加了2/3的淡水资源总量。
近年来,我国环境工作者在污水处理,再生循环利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中国专利CN200410024576.8公开了“一种污水抽取再生水的工艺和专用设备”,它是将污水经过酶处理后,再经过滤和臭氧消毒而生产再生水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1108760B公开了经过生化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经过连续微滤处理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方法,它是将生化出水的尾水作为源水,经过旋流混凝反应池、平流多斗沉淀池物化沉淀后进入中间水池,由提升泵送至连续微滤系统进行深度处理而生产再生水的方法。尽管污水再生的方法已有不少,各级政府和广大环境工作者在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污水回用量在工业用水中所占比例却不到2%,污水回用的领域也只限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如工业冲渣除尘水、冷却水、企业内部绿化、冲厕等杂用,在水质要求较高的生产工艺用水方面则尝试很少。分析其原因,主要因为污水在工业上的循环利用存在如下问题:1、再生水质量不高:首先表现在现有的污水净化再生技术难以去除污水中的残留色度和臭味,再生水中还残留有各种营养物质和细菌、霉菌、藻类等,遇到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即会迅速繁殖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并产生难以处理的生物垢,对工艺设备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使再生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受到很大局限;其次是污水中总溶解盐含量高,并含有大量可以形成水垢的钙镁盐类物质,当其通过管道被输送到用水工艺设备时,会因长期的电化学腐蚀作用,使用水设备受到损坏,随着水中钙镁盐类在用水设备中不断地循环浓缩,进一步形成水垢,会导致用水设备阻塞。2、经济上不合算:生化后经过多级膜处理,虽然能够实现污水再生,但是一次性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于现行自来水价,从经济合算的标准衡量,仍然不尽如人意,再生水处理循环利用无法实现规模化。3二次污染:传统的再生水回用技术在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中通常采用加入絮凝剂和杀菌剂对水中微生物、胶体物、固体颗粒进行沉淀后,再经过砂滤过滤、多介质过滤和膜过滤的净化工艺,其缺点是处理过程中要加入絮凝剂和消毒杀菌剂,不仅投资大、运行成本较高,而且加入的絮凝剂和杀菌剂还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以上问题可知,研究开发适合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水平的安全、可靠、高效、低能耗、低投资、低成本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和配套设备,为再生水回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污水再生技术中再生水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用水水质要求,且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和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可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市政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设有生化系统、电解系统、多介质过滤系统和消毒系统;
所述生化系统设有截流井、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一级配水井、初沉池、生物处理设备、二级配水井、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截流井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污水排出口联接,截流井的出口接粗格栅的进口、粗格栅的出口接提升泵的进口,提升泵的出口接细格栅的进口、细格栅的出口接沉砂池的进口,沉砂池的出口接一级配水井的进口,一级配水井的出口接初沉池的进口,初沉池的出口接生物处理设备的进口,生物处理设备的出口接二级配水井的进口,二级配水井的出口接二沉池的进口,二沉池的出水口与电解系统的进口联接,二沉池的污泥出口则一路经污泥回流泵与生物处理设备的进口联接,另一路与污泥处理系统的进口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2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酸及含酯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喷淋空塔式烟气脱硫废水浓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