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文字防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0439.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峰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570102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文字 防伪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射频技术的文字防伪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防伪产品从技术特征和功能进化角度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产品:
一:以激光标签为代表的产品。
消费者也没有辨认标签真假的能力,标签也易于伪造,在缺乏可对比性的情况下,60%的伪造品与100%真品难以确认;其次是温变标签,消费者虽然易于识别但也易于伪造。同时演变的还有核径迹防伪等等。
二:查询式数码辨真伪标签。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查询数码标签的真伪,但由于防伪数码只是印刷在纸张表面,因此其本身很容易被伪造。
三:查询图像辨真伪标签。
比如纹理防伪是以包装材料本身固有的斑纹记号为防伪识别标记的一种防伪技术。自然界的斑纹总是千差万别的,如指纹、木纹、石纹、斑马纹、冰纹、干裂的地面等纹理都是随机的、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利用这一原理,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传真、电话查询档案、辨别真伪。但是此技术毫无生命力,体现不了企业的优点,不能为企业宣传品牌,而且识别过程中非常繁琐,需要把序号发送到固定的手机号码上,等待服务器返回信息整个过程需要约5分钟,如果不小心输入错误的序号,则需要重新操作,查询方式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射频文字防伪结构,以改善或克服现有技术的一项或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射频文字防伪结构,该结构包括文字防伪特征区及射频识别区,所述文字防伪特征区内设有文字防伪特征,所述射频识别区内设置有射频芯片,所述文字防伪特征与所述射频芯片的对应关系存储于商品防伪系统中。
如上所述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其中,该防伪结构由下至上包括离型层、RFID层、印刷层及防伪层,其中,查询所需的各种提示信息及所述条码印刷在该印刷层上,而所述文字防伪特征形成于该防伪层上。
如上所述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其中,所述防伪结构还包括与该射频识别区对应涂设的防止射频芯片工作的油墨层。
如上所述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其中,所述防伪结构为标签。
如上所述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其中,所述标签为物流配套式标签组,该标签组包括合标及与该合标相匹配的多个小标签,在标签初始状态,所述小标签设于所述合标外围,且二者接合处形成有完整的文字防伪特征,该文字防伪特征的各文字包括经模切而分设于小标签的顶部与合标外周侧的两部分。
如上所述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其中,所述射频电路分成两个以上的部分,并分别设于合标和小标签上,当分开的标签对接时则形成能够工作的射频电路。
如上所述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其中,所述文字防伪特征是由一个以上的具有任意旋转角度的字随机形成的组合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射频识别技术与文字防伪技术相结合,通过在产品、包装等附上射频技术防伪标签而实现商品的真伪查询、防窜货及物联网功能,消费者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射频识别软件,以蓝牙方式接受标签里射频芯片反馈的信息即可查询及验伪。手机物联网防伪技术能够精准地将产品和消费者定位,便于企业通过数据后台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实现企业在管理及营销端的需求,其防伪结构(如标签)一枚多用,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真迹射频防伪标签具备信息容量大、防复制、抗毁损、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已成为防伪技术核心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以本实用新型的结合射频和文字防伪的商品查询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为射频芯片的结构及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文字防伪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结构所采用的物流配套式标签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峰,未经李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0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圆弧型扩压器
- 下一篇:一种电视节目字幕制作分离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