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药熏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0416.0 | 申请日: | 201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慧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慧琼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药 熏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熏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我国传统中药熏蒸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药通常是通过内服或外敷的方式,被肠胃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进而达到缓解患处。通过口服时,药物煎制时间久,药味浓烈,给服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熏蒸装置,该中药熏蒸装置可以避免口服或皮肤方式不足,通过加热方式使药物中有效成份挥发,并经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身,达到缓解和改善病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药熏蒸装置,该用于中药熏蒸装置包括熏蒸主体,在该熏蒸主体设有将熏蒸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的金属网。
进一步地说,所述熏蒸主体为圆筒状或方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部空腔小于下部空腔。
本实用新型用于中药熏蒸装置,包括熏蒸主体,在该熏蒸主体设有将熏蒸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的金属网。在使用时,将药物放置在上部空腔内,即放置在金属网上,在金属网的下部通过加热,使药物挥发,并经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身,达到缓解和改善病患。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药熏蒸装置可以避免采用口服方式服用药物带来的不足,方便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而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中药熏蒸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要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中药熏蒸装置实施例。该用于中药熏蒸装置包括:熏蒸主体1,在该熏蒸主体1设有将熏蒸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的金属网2。
具体地说,所述金属网2位于熏蒸主体1内部,将熏蒸主体1分隔成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其中上部空腔3用于收纳待熏蒸的药物,下部空腔4用于收纳加热装置。
在使用时,将药物放置在上部空腔内,即放置在金属网上,在金属网的下部通过加热,使药物挥发,并经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身,达到缓解和改善病患。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药熏蒸装置可以避免采用口服方式服用药物带来的不足,方便患者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熏蒸主体为圆筒状或方形,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态。所述上部空腔小于下部空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慧琼,未经徐慧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0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