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两用气体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7104.4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宁;高琪;袁宁一;顾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两用 气体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仪,特指一种便携式两用气体检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都采用气敏元件被动检测;当有毒有害气体到达人身周围即检测仪附近时才能报警。并且一般的检测仪不能检测空气中氧气浓度,易造成窒息或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增加检测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增加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两种探测方法,低功率红外检测与气敏检测并用,并且加入氧气浓度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两用气体检测器,由气敏传感器检测部分、红外检测部分、控制台、声光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声光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分别安装在检测器主体中;气敏传感器检测部分安装在检测器主体的后端,红外检测部分安装在检测器主体的前端,控制台安装在检测器主体的顶端,气敏传感器检测部分、红外检测部分、声光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台中的MSP430F149微处理器芯片连接,无线通信模块通过通信网络与控制中心联动。
所述的气敏传感器部分由有毒气体气敏传感器、可燃气体气敏传感器、氧气浓度检测器、基座和保护罩组成;两个有毒气体气敏传感器、两个可燃气体气敏传感器和一个氧气浓度检测器固定在基座上,保护罩与基座固定连接安装在便携式检测器主体后端,由电源模块供电并与控制台相连接;探测到有毒气体浓度超过设定阀值,数据输出至控制中心,控制台控制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联动控制中心发出警告,提醒工作人员处理。
所述的红外检测器部分是一个低功耗红外探测器,并与控制台相连接,利用不同气体折射率不同的原理来主动监测嫌疑部位是否泄漏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控制台控制开关,达到主动监测的目的。
所述的控制台包括LED显示屏与控制按钮,采用MSP430F149微处理器芯片,连接声光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气敏传感器检测部分,基于ZigBee无线通讯技术与控制中心联动,控制台主要目的是设定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报警阀值,氧气浓度下限阀值,确认工作人员收到报警信息,确认与控制中心联动成功。
所述的声光报警模块与用于在任一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超过指定的阈值时,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由控制台控制声光报警的开关,若工作人员感觉身体不适并且本设备无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也开打开报警求助,控制中心也可接收到信号。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CC2530模块,该模块主要基于ZigBee无线通讯技术与控制中心联动。
所述的电源模块为两节碱性电池,提供控制台、传感器与声光报警的供电。
所述的通信网络可为卫星通信网、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主动远距离检测疑似泄漏点是否泄漏有毒有害气体;
2、本实用新型可以被动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是否泄漏;
3、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附近空气中氧气浓度确保人身安全,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支持无线通信模块的即插即用;
4、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备自组织能力,在无线信号范围内,无需调试可自动组成智能化无线网络,通过自组织功能进行动态配置和管理,各节点之间可自由传送信息。此外,本网络还具备自愈合能力,在部分节点失效时,可进行重新配置,进行网络修复;
5、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功耗低,成本小,效率高等特点,可由碱性电池供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敏检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a)基座示意图;(b)基座和保护罩组合示意图;(c)保护罩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节点数量的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节点工作流程图;
图中1、控制台;2、气敏传感器检测部分;3、红外检测部分;4、通风孔;5、有毒气体气敏传感器;6、可燃气体气敏传感器;7、氧气浓度检测器;8检测器主体;9、基座;10、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7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态干基智能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偏光图像观测与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