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铸造石墨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7075.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吉林;洪煌耀;窦宜宏;杨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3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铸造 石墨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低压铸造石墨水槽。
背景技术
普通铅黄铜的铸造模具一般用锻打紫铜或铍铜制作,模具材料的熔点在1187℃,铸造黄铜的浇铸温度一般控制在980-1020℃,两者温度相差不大。为得到表面质量光滑、组织致密的铸件,模具温度必须控制在100-180℃之间:模具温度太低,则易引起冷隔、浇不满、气孔等缺陷,模具温度太高,则会导致表面杂质析出、夹渣、组织疏松等缺陷;由此,实际浇铸操作中,每浇铸一次,模具必须泡在低压铸造石墨水槽(简称石墨水槽)中冷却,以降低模具温度到合适的范围内;石墨是良好的润滑剂,和模具的粘附能力强,附着在模具型腔表面的石墨粉能增加铜水的流动性,使薄壁、尖角、长流程产品也能完全充型,石墨粉粒度均匀细腻,可得到表面光滑的铸造件;水墨水槽内石墨水的要求有:混合要均匀(搅拌电动机解决);浓度控制在20-25%(太淡保护不了模具、太浓易结块导致产品外表面缺料);温度控制在40-50℃(太低温度石墨不凝聚、太高温度模具温度降不下来)。
现有通用石墨水槽,其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有支撑柱1′和焊设在该支撑柱1′上的内层槽壁2′和外层槽壁3′,该内层槽壁2′和外层槽壁3′内外套置构成一封闭的型腔4′,内层槽壁2′构成一容装石墨水的槽结构,所述型腔4′上端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冷却水由进水口41′进入,经由型腔4′的腔室后,由其出水口42′流出;该种结构设计虽起到一定的冷却效果,当冷却效果不佳,总结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由于冷却水在型腔4′内的流动性不可控,型腔4′为铺开的一面型腔室,而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为一小型的开口,由此型腔4′内的全部冷却水很难实现有效地流动更换,石墨水槽内水墨水的温度高达90℃以上,不能满足所述冷却温度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低压铸造石墨水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铸造石墨水槽,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却水在其型腔内流动性不可控而导致冷却效果不佳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压铸造石墨水槽,其包括由四个侧壁和一个底面构成的一水槽本体,上述四个侧壁中呈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分别设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第一、第二侧壁上对应上述水槽本体的上端开口处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与该出水口间连接有一往复弯折的折叠式管道,该折叠式管道平展铺设在上述第一侧壁、上述底面及上述第二侧壁上。
上述折叠式管道的铺设方式为始于上述进水口,由上述第一侧壁的顶部至底部,经由上述底面,再从上述第二侧壁的底部至顶部,最后终于上述出水口。
上述折叠式管道还延伸设置在上述第一、第二侧壁间的另一对侧壁上。
上述折叠式管道为方形管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铸造石墨水槽,其进水口和出水口间连接的是一折叠式管道,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顺着折叠式管道流动,最终由出水口流出,折叠式管道呈往复折弯结构且平展地铺设在第一侧壁、底面和第二侧壁上,折叠式管道的所述铺设方式使得冷却水能够覆盖整个水槽本体的第一、第二侧壁及底面,冷却水的流动性可控,顺着冷却水向前流动实现冷却水的全部有效更换并有效地带走热量,故冷却效果极佳,能够使石墨水温度控制在最佳的范围(40摄氏度左右),实现了优良的模具温度控制及铸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石墨水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石墨水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支撑柱 1′ 内层槽壁 2′
外层槽壁 3′ 型腔 4′
进水口 41′ 出水口 42′
支撑柱 1 水槽本体 2
第一侧壁 21 第二侧壁 22
第三侧壁 23 第四侧壁 24
底面 25 进水口 3
出水口 4 折叠式管道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7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