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2646.2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8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来;彭勇;杨媛;李国会;何忠武;向汝建;田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7/182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调节 随机 光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束波前相位调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用于在激光束波前相位调制研究中,在光束上加载相位调制器,以产生所需要的不同特性的光学像差。
背景技术
在激光束波前相位调制装置技术领域中,常需要在光束上加载强度和相位调制器,以产生所需要的不同特性的光学像差。现有的空间光束调制主要通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变形镜、像差板三种途径来实现。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在像素电压驱动下,对入射的偏振光进行调制,可拟合产生不同空间特性像差,分辨力较高,缺点是相位调制范围小;变形镜在外力作用下快速实现光学镜面面形变化,其镜面尺寸大,响应速度快,调制动态范围要更高一些,但成本相对较高;光学像差板可以设计较大的像差,通过加工可以得到大幅值像差的像差板,但主要是以低阶量的像差为主,且只能是静态像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激光束波前相位调制动态范围小,成本高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光学反射镜、光学镜架,后盖板,圆弧槽,顶丝;所述的顶丝包括顶丝尾部、螺纹、提颈和顶丝头部;顶丝尾部、螺纹、提颈与顶丝头部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顶丝的提颈为光滑段;光学反射镜设置于光学镜架内,后盖板上设置有圆弧槽,后盖板嵌入于光学镜架的卡槽中,具有调节功能的顶丝置于后盖板的圆弧槽内。
所述的后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顶丝。
所述的圆弧槽替换为条形槽。
所述的顶丝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装置后盖板3上的圆弧槽位置与像差输入模式相匹配。
所述的装置后盖板3上的条形槽位置与像差输入模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该装置的后盖板上安装的顶丝其头部直接作用于反射镜背面,通过调节各个顶丝的位置及松紧来实现光学反射镜的像差变化,从而实现激光束波前随机像差的产生。在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不同需求来排布后盖板上的长形圆弧槽,从而达到便于实现随机光学像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能够实现手动调节大动态范围像差的功能,增加了像差源的产生点,且有效提高了像差的动态范围,可根据需要调整像差的大小及形态,且由可移动的顶丝产生像差方式代替复杂的机械驱动像差产生方式,使结构简化,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中的顶丝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学反射镜 2.光学镜架 3后盖板 4.圆弧槽 5.顶丝 6.卡槽 7.顶丝尾部 8.螺纹 9.提颈 10.顶丝头部 14.条形槽 16.中心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中的顶丝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节随机光学像差的装置包括光学反射镜1、光学镜架2,后盖板3,圆弧槽4,顶丝;光学反射镜1设置于光学镜架2内,后盖板3上设置有圆弧槽,后盖板3嵌入于光学镜架2的卡槽6中,具有调节功能的顶丝置于后盖板3的圆弧槽内。所述的顶丝包括顶丝尾部7、螺纹8、提颈9和顶丝头部10;顶丝尾部7、螺纹8、提颈9与顶丝头部10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顶丝的提颈9为光滑段。本实用新型中的顶丝通过螺纹8与后盖板上的圆弧槽4紧合;通过逆时针扭动顶丝尾部7使顶丝转动到提颈9,在圆弧槽4内滑动;顺时针扭动顶丝尾部7,使螺纹8与后盖板3上的圆弧槽紧合,保证顶丝头部10直接与光学反射镜1背面接触,并进一步拧紧使其产生作用力,实现光学反射镜1的像差变化,从而实现激光束波前随机像差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