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1743.X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青山绿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膜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节水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废水的生物膜法处理装置一般包括箱体、与塑胶软管连通的曝气头,所述箱体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溢流堰,所述箱体中设有填料。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是生物膜法处理工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且其在建设费用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其材料的不同也将直接决定投入成本的高低。常用的载体有陶粒、砾石、砼体、聚乙烯塑料等,但以上载体大都容易堵塞,需要定期清洗,挂膜速度慢,挂膜量少,而且造价较高,安装拆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载体成本低、不易堵塞、挂膜速度快、挂膜量多、拆装方便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与充气软管相连通的曝气头,所述箱体上左右侧壁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右侧壁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曝气头设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有连接左右侧壁的固定杆,所述箱体中位于固定杆上设有平行于左右侧壁的竹制隔栅。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头设于竹制隔栅与进水口之间的箱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竹制隔栅的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数量为4根。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先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所使用的填料陶粒、砾石、砼体、聚乙烯塑料等,现将填料改为竹制隔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不容堵塞,安装维护方便,而且竹制隔栅挂膜速度快,挂膜量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竹制隔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与充气软管相连通的曝气头2,所述箱体1上左右侧壁分别设有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所述箱体内右侧壁上设有溢流堰13,所述曝气头2设于箱体1内,所述箱体1内设有连接左右侧壁的4根固定杆3,所述箱体1中位于固定杆3上设有平行于左右侧壁的若干个竹制隔栅4,所述竹制隔栅是使用竹片间隔一定距离编制而成,所述曝气头2设于进水口11与竹制隔栅4之间的箱体1底部,所述固定杆3上设有固定竹制隔栅4的固定槽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装置运行初期,微生物经过污泥或营养液的培养,在竹制隔栅的表面形成均匀牢固的生物膜。待生物膜稳定后即可进行污水处理。该装置运行时,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在竹制隔栅上均匀流过,于此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竹制隔栅上的生物膜吸附降解,净化后的污水经溢流堰由出水口排出。
由于在先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所使用的填料陶粒、砾石、砼体、聚乙烯塑料等,本实用新型将填料改为竹制隔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不容堵塞,安装维护方便,而且竹制隔栅挂膜速度快,挂膜量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青山绿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青山绿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1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LC的丝光机碱液自动配送系统
- 下一篇:蚕丝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