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9125.1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石敏 |
地址: | 2112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路灯,属于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LED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绿色照明的首选光源,而城市亮化与景观照明是照明需求最大的领域,所以近年来的大型LED工程项目大多集中在城市亮化照明与景观照明领域。
路灯作为城市亮化中应用最普遍的灯具,采用LED取代现有的HID灯具,可以节约70%以上的电能,由于LED的电源与灯体相对HID具有极大的寿命优势,也减少了后期的检修与维护成本。之前的HID路灯在点亮的过程中也存在从低到高的亮度曲线,即通电时整流器与灯体预热较暗,过一段时间随着温度上升亮度才会上升;而且HID灯具在整流器端很难调节亮度,每个灯体内只有一颗灯泡,在傍晚和阴霾等具有一定环境亮度只需路灯补光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多个路灯间隔使用的手动控制方法,这种方法的路灯布线与控制的复杂性增加,成本较高;而且间隔照明使得路面的亮度不均,已打开的路灯下太亮,未打开的路灯下亮度偏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实现亮度均匀并可以自动调节的LED路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路灯,包括灯体、控制器、电源和光线传感器,电源连接控制器,灯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组LED模组,LED模组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光线传感器设于灯体的顶部,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LED路灯的改进是,控制器内还设有载波接收模块。
使用时,总电源端利用电力线载波发射模块将控制信号加入电力线中,控制器的载波接收模块即读取电力线载波中的控制命令并让控制器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LED路灯由于采用光线传感器控制多组LED的结构,相比现有路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LED的功耗低,使用寿命长,节省了后期的检修与维护费用。
2.通过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能根据自然光线选择几个模组照明亮度,不需要复杂的开关控制系统。
3.选择不同亮度照明时每盏LED路灯均在工作,只是灯体中LED模组的使用数量有变化,每盏路灯的照射范围不变,路面的亮度均匀。
4.控制器内增设的载波接收模块后可以在不增加信号线的前提下通过电力线载波对路灯进行远程控制,成本低且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LED路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LED路灯如图1所示,包括灯体、控制器和光线传感器,灯体的底部设有LED模组1和LED模组2, LED模组1和LED模组2的的输入端均连接到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光线传感器设于灯体的顶部,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LED路灯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如图2所示,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控制器内增设有载波接收模块,从而可以利用电力线载波对路灯进行远程控制。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LED路灯安装在户外,灯体顶部的光线传感器用于测量自然光的照度,根据实际需要预先在控制器设定需要点亮路灯的自然光照度阈值1,当光线传感器采集的照度低于次阈值1时,控制器会将电源供给LED模组1;根据实际需要预先在控制器设定路灯最大照明的自然光照度阈值2,当光线传感器采集的照度低于次阈值2时,控制器会将电源供给LED模组1和LED模组2;当光线传感器采集的照度高于阈值1时,控制器会管关闭电源。
在路灯主控中心可以通过电力线载波发射器将控制信号通过电力线发生送到控制器,从而实现远程人工调节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LED路灯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例如LED模组的数量可以在现有实施例的基础上累加,并在控制器中设定相应的阈值以增加调光的级数。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9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