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889.9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鲁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焊接 保护 胶带 整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消除保护胶带、极耳和极片三者之间外露缝隙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极耳焊接工艺中,会在极耳与极片的重合区域粘贴保护胶带,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粘贴了保护胶带的区域是不参与锂离子迁移的。目前国内常见保护胶带缝隙处析锂现象,保护胶带存在缝隙使锂离子有机会向极耳处迁移是产生析锂的根本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消除保护胶带缝隙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从而解决了保护胶带缝隙处析锂的问题,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用于消除设置在极片上的保护胶带和极耳与极片之间的缝隙,其包括一模架,所述保护胶带整形机构还包括设置所述模架上的上整形模,驱动所述上整形模移动的上模驱动机构,下整形模,驱动所述下整形模移动的下模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型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整形模与保护胶带接触部分的材质是具有一定硬度的且不会压伤保护胶带的塑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型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整形模上设有整形槽。
作为本实用型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驱动机构和下模驱动机构均由气缸进行驱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贴付到极耳上的保护胶带进行了整形,消除了保护胶带、极片和被焊接到极片上的极耳三者之间的缝隙,因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在缝隙处产生析锂,保证了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和提升了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极耳、保护胶带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极耳、保护胶带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贴付保护胶带后留有缝隙的侧面示意图及其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贴付保护胶带后留有缝隙的立体示意图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保护胶带整形后消除缝隙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上整形模的结构简图;
图9是图5中下整形模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其功能为消除保护胶带贴付缝隙,以避免充放电过程中缝隙处析锂。在实际应用时,该保护胶带整形机构可以与作为极耳焊接设备的一个组成,或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在极耳焊接工序之后重新开卷、整形,复卷,以独立设备的形态存在,或与保护胶带贴付机构整合为保护胶带贴付整形机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极耳1的厚度为0.08mm,保护胶带2的厚度为0.05mm,极片3的厚度不影响保护胶带贴付和整形。
如图3和图4所示,贴保护胶带后一般在a和b区域存在外露缝隙,具体位置参见局部放大图;在C区域存在间隙但未形成外露缝隙,具体位置参见图4。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保护胶带整形机构用于消除设置在极片上的保护胶带和极耳与极片之间的缝隙,包括一模架10,设置模架上10的上整形模100,驱动该上整形模100的上模驱动机构200,下整形模300,驱动该下整形模300的下模驱动机构400。该上模驱动机构200和下模驱动机构400均由气缸进行驱动。
该上整形模100是由上模驱动机构200给保护胶带2施加压力进行整形,该下整形模300是由下模驱动机构400给保护胶带2施加压力在整形时进行支撑。在实际应用时,上整形模100下压的位置精度由上模驱动机构200保证的。
如图7所示,经整形后保护胶带2与极耳1和极片3紧密贴合到了一起,图3中的缝隙a和b消失或被控制到最小。
如图8所示,上整形模100与保护胶带2压合面有一整形槽102,该整形槽102的宽度尺寸与极耳宽度和极耳保护胶带厚度密切相关,整形槽厚度尺寸与极耳厚度密切相关。其关系如下:
该整形槽的槽宽=极耳的宽度+2*胶带的厚度*经验系数;
该整形槽的槽深=胶带的厚度*经验系数;
该经验系数范围为:0.8~1.5。该经验系数取决于:胶带基层材质的弹性,胶的特性;极耳在分条工序时的极耳边缘的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