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876.1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云;陈向京;李宏伟;李荣海;祝永祥;赵方华;蓝家禄;张萌;余影雷;王同喜;郭江涛;沈明富;张君;唐明强;戴伶俐;裘岳良;万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6 | 分类号: | E04H12/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预应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发射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大增,特别是3G以及全业务运营的开展给运营商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基站及通信塔力度加大,在加大网络覆盖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传统角钢塔存在战地面积大,制作量大,施工工期长,安装难度大的问题。虽然单管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角钢塔存在的问题,但是其在强度和刚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段以上塔段连接而成的塔体,所述的塔段包括中心塔管及呈放射状设置在中心塔管外壁的塔纵梁,所述的塔体内顶端与底端之间设置一组预应力索。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塔管为圆管、椭圆管、方管或三角形管。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塔管外壁固定设置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塔纵梁,所述的各根塔纵梁一端与中心塔管固定,另一端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纵梁截面为T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段通过其首尾固定的塔段法兰连接构成塔体。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塔纵梁之间固定设置管塔加筋板。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顶端固定设置一组上部锚固座,所述的塔体底端固定设置一组底部锚固座,所述的上部锚固座与底部锚固座之间设置一组预应力索。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底部通过设置的管塔锚固件固定在基础中。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锚固座通过设置的预应力锁锚固件固定在基础中。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锚固座与上部锚固座上下对应或交叉对应,对应的底部锚固座与上部锚固座中至少设置一根预应力索。
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管塔由中心管塔与放射状设置在中心塔管的塔纵梁连接而成,并通过设置的预应力索上下连接,提高了塔体的刚度和强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满足现有规范的情况下,节约钢材,是一种可靠的,资源利用率高的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外形美观:外表面平整,内藏各种线路,延长其使用寿命;
2)制作量小:与传统角钢塔相比,能有效减少其制作量,提高其工效;
3)经济节约:与现有管塔相比,能有效节约成本;
4)刚强度提高:利用预应力技术,能有效提高其刚强度,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能采用更小的截面;
5)占地面积小:与传统角钢塔相比,能有效减少占地面积;
6)减少三边交汇处的应力集中,使受力合理,防止此处应力突变,提高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塔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锚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部锚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塔段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部锚固座与基础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塔体底部与基础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塔体;101-塔纵梁;102-中心塔管;2-预应力索;3-管塔加筋板;4-塔段法兰;5-上部锚固座;6-底部锚固座;7-基础;8-管塔锚固件;9-预应力锁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