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输入产品信息的影像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596.0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巫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濠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输入 产品信息 影像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测量仪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自动输入产品信息的影像测量仪。
背景技术
影像测量仪又名精密影像式测绘仪,它克服了传统投影仪的不足,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图像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精度、高科技测量仪器。由光学显微镜对待测物体进行高倍率光学放大成像,经过CCD摄像系统将放大后的物体影像送入计算机后,能高效地检测各种复杂工件的轮廓和表面形状尺寸、角度及位置,特别是精密零部件的微观检测与质量控制。可将测量数据直接输入到AUTOCAD中,成为完整的工程图,图形可生成DXF文档,也可输入到WORD、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可划出简单的Xbar-S管制图,求出Ca,等各种参数。
为了区分不同的待测工件,通常在工件测量前,都需要将待测工件上的条码信息输入到影像测量仪中,条码记录有工件的系列号、产品类型等信息,然而,目前条码信息的输入均采用人工手动输入,其输入速度慢,不利于提高测量效率,并且人工手动输入容易出现输入错误,导致测量结果无法与待测工件一一对应,给测量增添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输入产品信息的影像测量仪,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影像测量仪采用人工手动输入条码信息导致测量效率低并容易出现输入错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输入产品信息的影像测量仪,包括有机架以及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工作平台和测量镜头组件,该测量镜头组件位于该工作平台的上方,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自动读取待测工件上之条码信息的读取器;以及,进一步包括有处理器和测量系统,该读取器与处理器连接将读取到的信息传送到处理器中,该处理器与测量系统连接,处理器接收到信息后控制测量系统启动,该测量系统与测量镜头组件连接控制测量镜头组件开始测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读取器设置于测量镜头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于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自动读取待测工件上之条码信息的读取器,利用该读取器可自动读取并输入待测工件的条码信息,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手动输入的方式,输入速度更快,有利于提高测量效率,并且有效避免输入错误,使得测量结果与待测工件一一对应,从而给测量带来便利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20、工作平台
30、测量镜头组件 40、待测工件
41、条码 50、读取器
60、处理器 70、测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以及设置于该机架10上的工作平台20和测量镜头组件30。
其中,该工作平台20用于承放待测工件40,该测量镜头组件30位于该工作平台20的上方,以及,该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自动读取待测工件上之条码41信息的读取器50,该条码41可为二维码(如QRCODE)或条形码(如Barcode),条码41上包含有产品的类别、系列号等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该读取器50安装于测量镜头组件30上,读取器50具体的安装位于不予局限。
以及,进一步包括有处理器60和测量系统70,该读取器50与处理器60连接将读取到的信息传送到处理器60中,该处理器60与测量系统70连接,处理器60接收到信息后控制测量系统70启动,该测量系统70与测量镜头组件30连接控制测量镜头组件30开始测量。
测量时,首先,将待测工件40置放于工作平台20上;接着,由读取器50自动读取待测工件40上条码41的信息(包括产品类别、系列号等),然后,读取器50将读取到的信息传送到处理器60上,并由处理器60传送到测量系统70中,与此同时,该处理器60控制测量系统70启动,并由测量系统控制测量镜头组件30工作,利用测量镜头组件30对待测工件40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传送到测量系统70中即可完成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濠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濠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