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885.5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孙红伟;高文彪;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电力局;库柏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配置有电阻式电压传感器的户外智能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系统的高压输配电线路(例如10kV架空线路或电缆与架空线路的混合线路)上,为了实现线路的失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分段备投、联络备投、小电流接地保护、自动重合闸等智能化功能,主要通过将断路器或重合器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或传感)器(如: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三个单相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三个电容式电压传感器、六个电容式电压传感器等)组合的方式来实现,且其中大部分的方式线路连接复杂,造价高,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重合器,能够简化线路连接,降低造价,并有利于实现多种智能保护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重合器,包括:
重合器开关本体;
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重合器开关本体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
电流互感器,与所述重合器开关本体耦合,其输出端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电流检测端连接;
第一电压传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重合器开关本体的进线接线端子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电压检测端连接;
第二电压传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重合器开关本体的出线接线端子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电压检测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和/或第二电压传感器为电阻式电压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重合器开关本体为永磁机构型开关。
可选地,所述重合器开关本体为三相联动,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的数量均为3个,其中重合器开关本体的进线接线端子和出线接线端子分别连接输配电线路的电源侧与负荷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缆转接箱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电压检测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缆转接箱和二次电压输出电缆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电压检测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中,在重合器开关本体的进线侧和出线侧分别设置有电阻式电压传感器,将进线侧和出线侧的高电压分别转换为可直接用于智能控制模块的低电压,智能控制模块对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并依据检测结果对重合器开关本体进行控制,其连线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各种智能化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的连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的连线结构,图2为该智能重合器的正视图,图3为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智能重合器主要包括重合器开关本体10、第一电压传感器11、第二电压传感器12、智能控制模块13、电缆转接箱14、电流互感器15。
其中,重合器开关本体10具有进线接线端子101和出线接线端子102。本实施例中,重合器开关本体10优选为永磁机构型开关,有利于缩短重合闸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时排除线路的瞬时故障。
智能控制模块13与重合器本体开关10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智能控制模块13可以是各种根据电压、电流检测结果对重合器本体开关10进行控制的智能控制模块。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模块13所采用的型号可以是PZK-310C型或PZK-SX-03型。
电流互感器15与重合器开关本体10耦合,其输出端与智能控制模块13的电流检测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15产生的电流信号通过二次电流输出电缆16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13的电流检测端。
第一电压传感器11优选为电阻式电压传感器,其输入端(即为高压端)111与重合器开关本体10的进线接线端子101相连(为了简化,图3中并未绘出二者之间的连线),其输出端(即为低压端)112与智能控制模块13的电压检测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传感器11对进线侧的高压进行电阻分压,其产生的低电压信号通过电缆转接箱14和二次电压输出电缆17传输至智能控制模块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电力局;库柏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电力局;库柏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控制可变电抗的串联电抗器
- 下一篇:一种PVC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