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934.3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宾;任瑞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大方汇中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宴春红 |
地址: | 063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流量计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属于煤矿用流量测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流量计量进入专项管理控制。由于一般工业流量测量仪表不能适应煤矿井下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使得煤矿井下流量测量一直不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因为传感器管段外壳具备的隔爆能力和传感器管段内进行石英矿砂填充处理,使传感器能够适应煤矿井下爆炸性气体环境,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包含传感器测量管段、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和电磁感应器件组,所述电磁感应器件组位于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的内部,组装在传感器测量管段的中间位置,传感器测量管段与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通过焊接组成电磁传感器主体,传感器测量管段与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构成填充空间,在所述填充空间设置有石英矿砂填充物结构。
所述电磁感应器件组是两组线圈铁心,完全对称地组装在传感器测量管段的中间位置。
所述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还包含连接法兰,与所述传感器测量管段为机加工一体器件。
所述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还包含传感器接线盒,与所述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为机加工一体器件,传感器接线盒中设有电磁信号线,通过电磁信号线的一端将电磁感应器件组引入到传感器接线盒,电磁信号线的另一端与电磁电路端子相连接,通过引线装置引出到接线盒外部。
所述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的传感器接线盒设有接线盒上盖,接线盒上盖拧紧在传感器接线盒上组成一体,并在所述传感器接线盒与接线盒上盖之间设置绝缘硅胶填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照煤矿井下等含有爆炸性气体的特殊环境的要求,使电磁传感器具有隔爆和消弧能力,当井下测量环境发生意外爆炸时,使该电磁传感器能够有效的保证其本身的安全性,防止关联爆炸的危险发生。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适用于井下含有爆炸性气体的工作环境,使得与之配套使用电磁流量计能够安全可靠地在煤矿井下进行测量计量工作,解决了多年来煤矿井下管道流量测量的难题,实现煤矿井下流量计量的专项管理控制,还可通过仪表的二次输出实现矿井的集中控制,为煤矿井下的安全和管理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部结构图(图1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部结构图。(图1左视剖面图);
图中:1.传感器测量管段;2.连接法兰;3.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4.传感器接线盒;5.接线盒上盖;6.引线装置;7.填充空间;8.电磁感应器件组;9.电磁信号线;10.电磁电路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例中,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包含传感器测量管段1、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3和电磁感应器件组8,所述电磁感应器件组8位于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3的内部,组装在传感器测量管段1的中间位置,组装完毕后将传感器测量管段1与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3通过焊接组成电磁传感器主体,传感器测量管段1与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3构成填充空间7,在所述填充空间7设有石英矿砂填充物结构。
所述电磁感应器件组8是两组线圈铁心,完全对称地组装在传感器测量管段1的中间位置。
所述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还包含连接法兰2,与所述传感器测量管段1为机加工一体器件。
所述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还包含传感器接线盒4,与所述电磁感应器件组外套3为机加工一体器件,传感器接线盒4中设有电磁信号线9,通过电磁信号线9的一端将电磁感应器件组8引入到传感器接线盒4,电磁信号线9的另一端与电磁电路端子10相连接,通过引线装置6引出到接线盒外部。
所述一种本安型电磁流量计传感器的传感器接线盒4设有接线盒上盖5,接线盒上盖5拧紧在传感器接线盒4上组成一体,在所述传感器接线盒4与接线盒上盖5之间设有绝缘硅胶填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大方汇中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大方汇中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