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整车称重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851.4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继坤;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G01G2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整车 称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铁、大功率电力机车、地铁车辆的整车称量装置,具体地说是智能化整车称重台。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粘着牵引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车轮轴重分配误差,是机车要控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各轮对重量分配是否均匀,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机车粘着牵引力的发挥和牵引运动性能的优劣。如果轮重不均匀,减载率过大,会对行车安全产生不良影响。高性能机车必须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轮、轴重偏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根据GB3317—82规定机车轴重偏差不应超过平均轴重的±2%,轮重偏差不应超过平均轮重的±4%。因此要保证机车车辆的质量、性能,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智能化检测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通用的机车有HXD和谐系列的大功率电力机车及其它型号的机车,车辆有城轨车辆等,其轴距、转向架中心距均不同。现有的机车车辆称重台是根据不同轨距、轴距,对称重台和称重轨进行调整,车型的变化使其对称重单元进行重新组合,需采用大型吊装设备、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每次调整后需重新校验。且只适用于单一轨距的称重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整车称重台,解决目前整车称重台只能单向调节轨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化整车称重台,其特征是,包括传动平台、可对称调节轨距平台、转向架调整系统、控制系统和计量软件系统,所述可对称调节轨距平台包括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上分别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支撑梁,支撑梁上固定有导向轨,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下方设有纵向滑轮,纵向滑轮位于纵向导轨上;所述的转向架调整系统固定在可对称调节轨距平台上,所述的传动平台位于可对称调节轨距平台下方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和检测系统,控制柜内设有信号采集和分析模块、PLC控制模块和总线传输控制;所述的计量软件系统包括操作台和仪表,计量软件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与传动平台、转向架调整系统采用电信号传输。
所述的传动平台内还设有气动锁紧定位装置和电机,电机连接减速箱,减速箱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齿轮箱相连,齿轮箱通过齿轮齿条与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相连。
所述的气动锁紧定位装置包括气缸和气缸座,气缸座固定在传动平台内,气缸座上固定有气缸,气缸上固定有自锁销,所述的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上分别设有与自锁销对应的定位导轨,定位导轨末端设有定位孔。
所述的转向架调整系统包括轴距调节装置、电机减速器和导轨,轴距调节装置共四个,其中两个轴距调节装置分别对称的固定在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上,另两个轴距调节装置通过滑槽固定在导轨上,电机减速器通过齿轮齿条与轴距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的导轨固定在第一轨距移动平台和第二轨距移动平台上。
所述的轴距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三个液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上固定有可调节轮径支撑器,在可调节轮径支撑器和液压顶升装置之间设有称重装置;所述的中间的液压顶升装置固定在安装座上,两侧的液压顶升装置分别通过滑轨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的安装座内还设有电机减速器,电机减速器连接有丝杠,丝杠分别与安装座两侧的液压顶升装置连接。
所述的液压顶升装置与液压站相连。
所述的称重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称重显示控制器和接线盒。
所述的可调节轮径支撑器包括支撑定位座、伸缩杆和轮毂支撑体,支撑定位座固定在液压顶升装置的上部,支撑定位座的两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分别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端部固定有轮毂支撑体。
所述的导向轨上设有半圆弧形导槽,导槽的内侧还设有防侧翻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⑴适用于四轴车辆和六轴机车检定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化整车称重台;
⑵该装置不同于现有机车车辆称重台,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采用主流设计软件UG NX,进行实体建模、整体装配、使用功能模块设计、整体结构部件仿真优化及动、静态特性力学分析,确保其设计合理可行。
⑶该装置解决了目前产品只能单向调节轨距的问题,为机车车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上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光片自动切换装置
- 下一篇:管道局部阻力件均压取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