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倒立行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816.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苟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东学院;苟小平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立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具体为手倒立行走器。
背景技术
手倒立是体操技巧动作的基本动作之一,练习者体会倒立时通过手掌根和手指发力,抬头、挺胸、立腰保持倒立的技巧。手倒立是体操训练基本功之一,因此,练习好手倒立及手倒立行走是学好体操的基础,然而倒立行走不是很简单就能学会,要求练习者要有很好的综合素质,上肢力量,腰腹肌力量和协调灵敏的能力。训练时的失败率和前倒叠背让练习者的训练热情大打折扣。教师保护帮助负荷量较大,如何改变目前训练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地手倒立行走器,提高了手倒立训练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手倒立行走器,由升降体1、挡腿杆2、并腿杆3、升降孔4、挡臀杆5、升降卡簧6、底座框架7、和单向滚轮8组成,其特征是:手倒立行走器底座框架7下面有四个单向滚轮8,底座框架7中间支撑杆上有升降孔4、挡臀杆5、升降卡簧6,升降体1上面有挡腿杆2和并腿杆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给练习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训练器材,此器械训练减少了手倒立行走的失败率,增强练习者训练的热情,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器械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提高体操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示图。
图中:1升降体,2挡腿杆,3并腿杆,4升降孔,5挡臀杆,6升降卡簧,7底座框架,8单 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训练前练习者双手上举在并腿杆3两侧进行高度测试,调整器械高度使自己双手恰好能够位于并腿杆3正中部位置,这样倒立的时候两脚恰好就位于并腿杆3两侧,调整器械高度时首先一个学生双手提升升降体1,另一学生分别取下两侧的升降卡簧6将其安装在练习者相应高度的升降孔4里面,完成高度调试后即可训练。
所述的手倒立行走器横向宽度为1.2米,体操垫子的宽度为一米,将体操垫子纵向一块接一块的排列,手倒立行走器两侧的单向滚轮8沿着体操垫子纵向滚动,练习者站在并腿杆3正中间位置在体操垫子上打倒立,摆动腿到倒立位置时挡臀杆5和挡腿杆2会制动其运动,摆动腿在并腿杆3一侧完成了制动,蹬地腿后摆到并腿杆3的另一侧完成了倒立并腿制动,此时两条腿及脚内侧用力夹紧并腿杆3,完成了手倒立,保持抬头、挺胸、立腰倒立一条直线,一个支撑手掌根手指发力前行,身体重心同时前移落到前面的支撑手上,推动手倒立行走器向前移动,两条腿及脚内侧用力夹紧并腿杆3,另一个手掌根手指接着发力向前移动,交替进行手倒立行走训练。熟练后可以不布置垫子直接在体操房地毯上进行倒立行走训练,此器械训练减少倒立的失败率,增强练习者训练的热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东学院;苟小平,未经陇东学院;苟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