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灯型通用LED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551.6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侯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李光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6;F21V19/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7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灯 通用 led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灯型通用LED灯管,尤其适合制造诸如T5等规格的小型灯管。
背景技术:
由于LED灯管比直管荧光灯节能50%,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节能比例还将继续提高,荧光灯管存在寿命短,含汞污染等原因,直管荧光灯正逐步被LED灯管取代。目前外形为T8(直径25.4毫米),T10(直径31.8毫米)的LED灯管,其铝型材散热支架有足够的空间装入驱动模块,因此可替代现有的T8,T10荧光灯管。但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T5(直径为15.875毫米)灯管,其空间小,若要替换成LED灯管,则需设法装入复杂电路,其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T5的商用化。目前,在专利公报中也公开若干此类的专利,诸如CN200820091435.1,名为一种LED通用灯管,其装配时,需借助工具,装配工艺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装配时无需借助工具的荧光灯型通用LED灯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荧光灯型通用LED灯管,包括灯头、T5灯管规格的铝型材、PCB板、灯罩、装配在PCB板上的LED灯珠和电源模块;PCB板固定在铝型材上,灯头安装在铝型材两端,并与PCB板电连接;其特征是铝型材截面成半圆弧造型,径向成型有一安装平面,安装平面两侧长边分别凸设有扣合边,两条扣合边相对的一面具有一缩口,相远的一面具有一能让灯罩滑入的扣合槽,所述安装平面的背面连体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端部构成半圆弧造型;所述安装平面表面涂敷有导热硅胶,PCB板平行压入两条扣合边之中,并借助外扣的灯罩的收缩压力,卡槽两侧铝型材朝内挤压,夹紧PCB板,被两条扣合边的缩口夹固在其中,紧密粘合在所述的安装平面上;灯头内侧带有与灯头外电极电连接的导电弹片,灯头安装在铝型材两端,安装到位弹片变形抵触在PCB板导电触点上,形成电连接,灯头利用胶质粘固在铝型材端部。整体灯管装配时,无需借助工具、螺丝,利用胶质和材料配合定位。
所述灯头为内圆外多边形结构,且内圆的中心往铝型材一侧偏离;所述灯头对应灯罩一侧具有一延长段。灯头偏心设计,既可防止圆形灯管存储放置时滚动,也可避免操作者装错方向,再者灯头外多边形设计,可方便使用者借助工具操作,对应灯罩一侧的延长段,可避免灯管余热未散时装卸灯管烫到手。
所述铝型材的安装平面背面为拱形结构,其截面中间厚,逐渐往两侧变薄;所述的散热鳍片均布在所述的拱形结构表面上。铝型材中间增厚有利于热传导。
所述灯头朝内成型有连体的插榫,借助该插榫插设在铝型材散热鳍片的间隙中,形成嵌入式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装配简单的特点;装配过程无需借助复杂工具、没有连接导线焊接,也方便维护等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可替换T5荧光灯的LED灯管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铝型材截面示意图
其中
1-铝型材 11-安装平面 12-扣合边
121-小凸沿 122-扣合槽 13-散热鳍片
2-灯头 21-电极 22-弹片
23-延长段 24-插榫 3-PCB板
4-灯罩 41-倒折边 5-LED灯珠
6-电源模块 61-分离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以T5灯管规格为例,荧光灯型通用LED灯管,包括T5灯管规格的铝型材1,灯头2、PCB板3,灯罩4,装配在PCB板3上的LED灯珠5和电源模块6;本结构中,电源模块6的分离元件61分别焊接在PCB板3两头,而LED灯珠5焊接在中间,避免分离元件61占用中间空间。铝型材1截面成半圆弧造型,径向成型有一安装平面11,安装平面11两侧长边分别凸设有扣合边12,两条扣合边12相对的一面具有一缩口,该缩口由扣合边12端部的小凸沿121形成,而相远的一面具有一扣合槽122,灯罩4两侧的倒折边41能滑入该扣合槽122中定位,反之也对两扣合边12形成约束;所述安装平面11的背面连体有散热鳍片13,散热鳍片13端部构成半圆弧造型;更具体地说,铝型材1的安装平面背面为拱形结构,其截面中间厚,逐渐往两侧变薄,以利于导热,所述的散热鳍片13均布在所述的拱形结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李光,未经侯李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姿态仪
- 下一篇:复用型电容器铝壳筒面圆柱度检具的角度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