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519.8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洪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荣豪 |
主分类号: | D04B35/00 | 分类号: | D04B35/00;D06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巾 织机 剪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稳定、耐用、剪断效果更佳的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圆编毛巾编织机中,包括机架主体,在机架主体中心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针筒,针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台,于支撑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安装的生克片槽。然后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在上内盘与生克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其具有弯曲的端面,生克片上形成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动,所以当针筒转动时,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令凸起沿上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与此同时,织针将在下编织三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目前,在编织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上编织三角,以配合不同的生克片,不同的上编织三角内形成的轨道也不同,其对生克片产生的驱动也不同,最后实现的布料编织效果也不同。
具体而言,目前,在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时,其采用的工序为:首先,于圆编毛巾针织机上针织成毛巾布料,然后再将布料置于另一剪毛机来进行剪毛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不但麻烦,并且效率低。另外,在剪毛过程中,在剪断毛圈部分时,难以确保所剪毛圈的毛边整齐,需要多次修剪,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另外,目前的生产企业中,资源短缺、且劳动力人工不断提高,如此可见,此产品成本高,产量低,如此的加工方法远远追不上当今市场的需求,殊不理想。
另外,本发明人曾提出过一种“圆编毛巾针织机的剪毛装置”,见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97532.7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生克板上安装一切纱刀,该切纱刀的前端具有较薄的刀刃,于起毛针的顶部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的切毛口,当织针钩拉纱线编织毛巾布面时,会与起毛针的凹槽内形成一毛圈,在令切纱刀前进,使其刀刃穿过切毛口,切断起毛针上的毛圈纱线,达到织针钩编织处毛圈与剪毛一并完成的动作。该技术方案采用90度垂直剪切,提高效率。该技术方案采用90度垂直剪切,刀刃以垂直方向向前剪切毛圈时,由于剪切力是垂直作用在毛圈上,其切点集中在一点,某些情况下不是将毛圈切断,而是“拉断”,故这种剪切效果仍未达到尽善尽美。
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人经过研发,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令针织机的剪毛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稳定、耐用、剪断效果更佳、工作效率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稳定、耐用、剪断效果更佳的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生克片以及与生克片配合的切断刀片,所述的切断刀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于切断刀片的头部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于切断刀片的尾部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所述切断刀片的刀杆的前端具有与生克片配合的刀口,该刀口具有自下而上向尾部方向倾斜的刀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杆与切断刀片头部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避空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口包括: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与第二刀口之间形成一呈“L”形的剪切空间,所述第一刀口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刀刃;所述第二刀口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刃口;所述第一刀口的刀刃与第二刀口刀刃衔接,形成所述的剪切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杆靠近刀口位置形成向生克片方向的弯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口中刀刃的倾斜角度为:20-55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克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于生克片头部上形成有与切断刀片刀口对应的成圈嘴,于生克片的尾部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克片成圈嘴具有一个钩线槽,于钩线槽上方向前凸起形成导圈舌,于导圈舌顶部向上延伸形成阻挡凸起。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克片头部与第一凸脚之间形成第一导槽;所述切断刀片头部与第二凸脚之间形成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宽度一致,所述第二凸脚比第一凸脚宽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荣豪,未经洪荣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