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及其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3601.9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伍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小雄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B1/61;E04B2/82;E04D3/35;E04D3/3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用轻质 防火 保温 隔热 及其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建设隔墙、楼板、屋面的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及其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轻质隔墙条板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用水泥纤维板或玻镁平板做面板,中间复合聚苯颗粒、膨胀珍珠岩或陶粒等轻质骨料拌水泥形成轻质混合物,中间也可以为发泡水泥,该类型条板安装多采用母子或公母对扣安装,虽然防火但条板粘结不牢固,易在装饰面上产生裂缝,面板与芯层容易脱开。第二类、用水泥拌合骨料,中间抽空以减轻墙板的重量,该类型条板也防火,但其也安装采用母子或公母对扣安装,易使墙面开裂。第三类、面板采用彩钢板或玻镁平板,中间用聚苯板复合。彩钢板做面层不防火,用玻镁平板的墙板垂直于面板的四侧聚苯板裸露,且用螺栓连接安装,不防火,而且应力集中螺栓,易崩裂,使墙体产生裂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及其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装饰面易产生裂缝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包括芯层和呈腔体结构的面板,所述芯层填充于所述面板中,其中,所述面板两相对侧缘厚度收缩形成固定连接段,且在所述固定连接段的表面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凹槽。
根据上述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连接段的宽度一般不小于50mm,且小于等于100mm。
根据上述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面板为氧化镁板或水泥GRC板。
根据上述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芯层为苯板或挤塑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上述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的连接件,其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和第三条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和所述第三条形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二条形板的两侧以形成Π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条形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条形板或所述第三条形板上沿长度方向也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条板具有轻质、防火、保温、隔热、隔音等优点,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安装时,应力分布均匀,连接牢固无裂缝,确保墙面不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条板固定于楼层顶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保温隔热条板连接为一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条板和连接件3,图3-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条板和连接件的应用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轻质防火保温隔热条板包括芯层2和呈腔体结构的面板1,芯层2填充于面板1中。面板1的本体12两相对侧缘厚度收缩形成固定连接段11,且在固定连接段11的表面沿面板1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凹槽13,凹槽也可以沿面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图1所示保温隔热条板中,固定连接段11的宽度一般大于50mm,小于等于100mm。面板1为氧化镁板或水泥GRC板。芯层2为苯板或挤塑板。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3包括第一条形板31、第二条形板32和第三条形板33,第一条形板31和第三条形板33垂直设于第二条形板32的两侧,形成Π形结构。第二条形板3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320,第一条形板3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310。
如图3所示,在将图1所示保温隔热条板固定于楼层顶板6时,利用膨胀栓34穿过通孔320将连接件3固定于顶板6,固定连接段11嵌入连接件3的槽中,再利用自攻螺钉35穿过通孔310将连接件3和固定连接段11固定,最后利用抗裂砂浆4复合玻纤网格布5抹平凹槽13和接缝口。
在图4中,将一个保温隔热条板的固定连接段11抵接于另一保温隔热条板的本体12侧面时,与同3所示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只是利用膨胀栓34穿过通孔320将连接件3固定于本体12。
在图5中,将两个保温隔热条板的固定连接段11端面对接固定时,利用两个连接件3的第一条形板31、第三条形板33分别扣合于固定连接段11的凹槽13中,利用对拉螺栓7连接两个连接件3,其余结构则与图3所示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小雄,未经伍小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3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