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3319.0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志;刘台华;宋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微带 线漏波 侦测 射频 电子标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主要是利用微波带状导线的漏波现象来提供电场,利用微波回路的微波带状线漏波特性,可将电磁波传送的距离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以感应电场范围内多个具有射频辨识标签的物件,使得射频辨识发射接收装置与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进行自动侦测的功能。
背景技术
超高频无线射频(Ultra high frequency)感测技术,是一种远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其系统主要是由电子标签(Tag)、读取器(Reader)、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当电子标签进入天线感应的磁场区域,电子标签被无线讯号触发,即响应识别讯号,透过天线传送至读取器中,此识别信息当确认无误后,读取器在从电子标签中读取相关内部存储器信息。
超高频无线射频感测系统的天线在现今技术下已逐渐轻薄化,常应用于如卖场物流管理、门禁、图书、文件、药品、衣服管理、珠宝、饰品等贵重物品的防窃、赛狗、赛马或是田径比赛的起始或终点线等,但由于超高频无线射频技术有其频率,感应范围及感应距离的限制,感应范围太小,会造成读取率不佳或读取错误现象;感应范围太大,会造成误量或误判现象,无法达到有效管理。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上的困境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利用微波回路的微波带状线漏波特性,可将电磁波传送的距离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该装置包含:一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一微波装置,至少包含产生漏波现象的一微波带状导线;以及一射频辨识发射/接收装置,与该微波装置连接,用以透过该微波带状导线因该漏波现象,微波带状导线产生的电流形成电磁感应,以感应多个具有一射频辨识标签的物件,且射频辨识发射/接收装置与该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通讯,并将具有射频辨识标签的物件的感测信息储存或传送至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从而能自动地进行感测射频辨识标签的物件。
本实用新型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藉由微波带状导线因为漏波现象产生的电磁场,从而能够感测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感测信息储存至本机内存或传送至主机,因此,在本实用新型装置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的设置下,不需人工方式进行感测,另外,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卖场物流管理、门禁、图书、文件、药品、衣服管理、珠宝、饰品等贵重物品的防窃、赛狗、赛马或是田径比赛的起始或终点线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的单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波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微波装置第二至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
10 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
20 微波装置
21 微波带状导线
23 阻抗匹配组件
25 金属层
27 介电层
29 同轴微波电缆线
30 射频辨识(RFID)发射/接收装置
40 射频辨识(RFID)标签
50 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的单元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微带线漏波侦测射频电子标签的装置1包含一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10、一微波装置20,以及一射频辨识(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发射/接收装置30,微波装置20至少包含产生漏波现象的一微波带状导线;RFID发射/接收装置30与微波装置20连接,用以透过该微波带状导线因漏波现象,该微波带状导线产生的电流,形成电磁感应,利用微波回路的微波带状线漏波特性,可将电磁波传送的距离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以感应电场范围内多个具有RFID电子标签40的物件,且与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10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通讯,并将具有RFID电子标签40的物件50的感测信息储存RFID发射/接收装置30内部存储器或传送至主机或可程序化单芯片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3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形码
- 下一篇:一种USB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