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753.5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松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物 料理 传动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轴,具体是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食物调理机包括有一个设有驱动件的底座、一个可容置食物的调理杯,以及一个设置于调理杯中并依靠传动装置连接驱动件的刀具,传动装置包含有一个传动轴,该轴轴心上套设有油封与轴承,传动装置运转过程中,轴心与油封、轴承接触的地方会产生磨耗,影响运转稳定性与降低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轴心的耐磨性,让轴心采用耐磨的材质制成,虽可达到增加耐磨性的目的,但是轴心整体采用耐磨材质会产生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不符合经济利益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其解决了现有传动轴轴心耐磨性不佳,以及轴心整体采用耐磨材质制作造成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包括杆体,杆体的外侧面上形成组接区,在该组接区上设有一邻接油封与轴承的钛层。
钛层为自组接区延伸并外覆于杆体的层状构件。
杆体于组接区上环设至少一个凹槽,且钛层外覆于凹槽的槽面。
杆体于组接区上环设至少一凹槽,且钛层外覆于凹槽的槽面。
杆体的两相对侧端处分别设有第一组接部及第二组接部。
杆体于邻近第一组接部的端面上设有锁孔。
第一组接部上环设有四个切平面。
第一组接部上环设有四个切平面。
第二组接部上设有二个相对的削平面。
第二组接部上设有二个相对的削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杆体上设置耐磨性佳的钛层与油封、轴承接触,达到提升耐磨性,降低轴心的磨耗程度以保护轴心,进而提高轴心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钛层为层状的保护结构,相较于轴心整体采用耐磨耗材质的制造成本,该改良型轴心采用钛层的制造成本低,符合经济效益,又可提供优良的耐磨耗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久、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2是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的局部剖视图(实施例1);
图3是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的局部剖视图(实施例2);
图4是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的使用状态图(实施例1);
图5是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包含有杆体10,杆体10于提供油封20与轴承30套组的外侧面上形成一个组接区,在该组接区上设有邻接油封20与轴承30的钛层11。
杆体10的两相对侧端处分别设有第一组接部13及第二组接部14,杆体10于邻近第一组接部13的端面上设有锁孔15,其中,第一组接部13上环设有四个切平面16,第二组接部14上设有二个相对的削平面17。
参阅图4所示,油封20套设于轴心会产生变形,使油封20邻接轴心的内侧面呈凹凸不平整状,导致应力集中并挤压轴心,轴心于组接区上设置的钛层11与油封20直接接触,以及钛层11的硬度可承受油封20的摩擦破坏,使轴心不会产生洗沟式的破坏。
本实施例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设置于食物调理机的传动装置中,利用第一组接部13的锁孔15提供食物调理机的调理件组设,利用第二组接部14与食物调理机的驱动件组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于杆体10上设置耐磨性佳的钛层11与油封20、轴承30接触,达到提升耐磨性、降低轴心的磨耗程度、保护轴心与提高轴心使用寿命的目的,该钛层11设于杆体10上的层状保护结构,相较于轴心整体采用耐磨耗材质的制造成本而言,本实施例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传动轴采用层状结构的钛层11可降低制造成本,以符合经济效益。
实施例2:
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钛层11为自组接区延伸并外覆于杆体10的层状构件,即该钛层11完全包覆于该杆体10。
实施例3:
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杆体10于组接区上环设至少一个凹槽12,且钛层11外覆于凹槽12的槽面。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松,未经陈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