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专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508.4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邢彦锋;王岩松;卢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薄板 可变 定位 策略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柔性薄板的装配定位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柔性薄板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飞机机身等产品中,然薄板零件在装配焊接过程中易变形,传统刚性装配偏差分析模型难以应用于薄板件装配尺寸质量分析,因此需要建立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分析模型。现今通常采用有限元仿真结合理论推导建立柔性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分析模型,然而现今专用于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分析软件EAVS分析偏差仅为实际结果的60%左右,究其原因,在于柔性薄板零件装配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对于柔性薄板零件适用于一种新的定位原理——“N-2-1”定位原理,该定位原理与广泛应用于刚性件的“3-2-1”定位原理相比更适用于易变形薄板件的定位。可以这么说,如果六点定位理论是刚体夹具设计的基础,那么,“N-2-1”定位理论则是刚体六点定位原则在薄板柔性件夹具设计中的延伸。并且根据夹具定位点的释放模式的不同,建立过定位释放和完全释放两种模式下的柔性装配偏差分析模型。这些因素使装配偏差分析模型建立困难,所以必须采用试验验证提高装配偏差分析的精度。目前在汽车等制造企业工厂中,夹具多为专用夹具,难于更改定位策略和定位点位置,因此需要研制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夹具进行装配过程试验,提高柔性装配偏差分析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不同的零件定位位置和定位策略改变需求的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专用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专用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双导轨、纵向导轨、稳 定块、保护套、支撑轴和定位板,所述的双导轨设在夹具底板上,所述的纵向导轨安装在双导轨上,所述的支撑轴通过稳定块安装在纵向导轨上,所述的定位板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的保护套设在支撑轴上,并与稳定块连接。
所述的双导轨设有9组,均匀分布在夹具底板上。
所述的双导轨的长度为110mm~130mm。
所述的纵向导轨两端通过螺母可调整地安装在双导轨上。
所述的纵向导轨上设有通槽,所述的支撑轴通过螺母可调整地安装在纵向导轨的通槽中。
所述的通槽的长度为75mm~85mm。
所述的支撑轴的高度为60mm~70mm。
所述的定位板通过螺母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开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可方便地安装和拆卸,能够满足不同的零件定位位置和定位策略改变的需求,提高薄板产品装配偏差分析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底板,2——纵向导轨,3——稳定块,4——保护套,5——支撑轴,6——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专用夹具,该夹具包括夹具底板1、双导轨、纵向导轨2、稳定块3、保护套4、支撑轴5和定位板6。
双导轨设有9组,以3×3的形式均匀分布在夹具底板1上;每组双导轨上均可通过螺母可调整地安装纵向导轨2,双导轨的长度为110mm,即X向上的调整范围为0~110mm;纵向导轨2上设有通槽,支撑轴5通过螺母可调整地安装在纵向导轨2的通槽中,并通过稳定块3固定,通槽的长度为75mm,即Y向可调范围为0~75mm;支撑轴5可通过松开螺母弹簧垫片在Y向上运动或调整Z向位置,支撑轴5的高度为60mm;支撑轴5上设有保护套4,保护套4与稳定块3连接; 支撑轴5上通过螺母安装有用于定位柔性薄板零件的主平面方向的定位板6,定位板6上设置有开槽,使用该夹具时可在定位板上安装夹头。
上述夹具可通过选择不同数量的定位板,实现3-2-1定位到6-2-1定位的策略变化。同时该夹具由于每个组件均可以拆卸替代,可实现定位策略的灵活变化。在定位板上也可安装定位块或挡块,实现薄板件边界定位,不需要为更改定位策略,将薄板零件设置定位孔或者定位槽。
实施例2
参照图1所示,一种柔性薄板可变定位策略专用夹具,该夹具包括夹具底板1、双导轨、纵向导轨2、稳定块3、保护套4、支撑轴5和定位板6。其中双导轨的长度为130mm,纵向导轨2上的通槽的长度为85mm,支撑轴5的高度为70mm。其余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柔性薄板零件的装配和装配公差分析,而且还可以用于刚体零件的装配和装配公差分析,只需要拆卸某些定位板,将一些支撑轴降低或者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