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逃逸成蝇养殖笼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8319.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41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逸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具体为一种成蝇工业化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家蝇(Musca domestica)属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家蝇科,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具有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易于集约式生产、饲料来源丰富等优点,被列为新型蛋白资源之首。
而蝇蛆更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而目前已经使用蝇蛆代替鱼粉、豆饼,被广泛应用到饲料业。家蝇是产生蝇蛆的母体,家蝇成蝇培养是重要的一个阶段。目前大笼养殖苍蝇已经成为主要的成蝇养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进行添食,添水,换产卵盘等操作,目前的养殖笼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家蝇极易从蝇笼中逃逸,造成环境污染及生产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防一种逃逸成蝇养殖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逃逸成蝇养殖笼,包括主笼体、封口系绳、收口系绳、袖套;所述袖套连接在所述主笼体的前侧壁下部中央,述袖套装有两条封口系绳和一条收口系绳,所述封口系绳固定在靠近与主笼体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的收口系绳通过收口器收放。
所述的两条封口系绳固定位置到连接处的距离与袖套截面半径长度相同,将袖套束紧后,所述主笼体和所述袖套形成两个独立空间。
所述收口系绳为一可抽拉式活动系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逃逸成蝇养殖笼可有效防止成蝇逃逸,保证了种蝇的生产性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逃逸成蝇养殖笼示意图。
图1中:主笼体1、袖套2、封口系绳3、收口系绳4、收口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防逃逸成蝇养殖笼,包括主笼体1、封口系绳3、收口系绳4、袖套2,所述袖套2连接在所述主笼体1的前侧壁下部中央,述袖套2装有两条所述封口系绳3和一条所述收口系绳4,所述封口系绳3固定在靠近与所述主笼体1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收口系绳4通过收口器5收放。
所述两条封口系绳3固定位置到连接处的距离与袖套截面半径长度相同,将袖套束紧后,所述主笼体1和所述袖套2形成两个独立空间。
所述收口系绳4为一可抽拉式活动系绳。
工作时参见图1,本防逃逸成蝇养殖笼由养殖用的主笼体1和供养殖人员操作的所述袖套2组成。蝇笼内饲养苍蝇时,封口系绳3和收口系绳4均收紧。当养殖人员需要换食,加料等操作时,松开收口系绳4,手(持有食料等)进入封口系绳3和收口系绳4之间形成的空间,收紧收口系绳4,松开封口系绳3,手进入主笼体1进行操作,此时主笼体1内空间依然封闭,苍蝇无法逃逸。当养殖人员需要换食,取卵等操作时,手进入主笼体1,拿完需更换物品时,先进入进入封口系绳3和收口系绳4之间形成的空间,在此空间,驱赶要更换物品上滞留的苍蝇进入主笼体1,迅速脱离袖套2,通过收口器5收紧收口系绳4及封口系绳3,也可在驱赶完更换物品上滞留的苍蝇后,由其他协助人员先将封口系绳3系紧,操作人员再将手脱离袖套2,收紧收口系绳4,最大限度地降低成蝇逃逸的可能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8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钓鱼卷线器的导线轮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直动式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