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城市用雪地自行车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7845.6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高正;贺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19/02 | 分类号: | B62B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城市 雪地 自行车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自行车雪地使用配件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滑雪橇支撑的可拆卸的雪地自行车配件。
背景技术
每当大雪过后,城市里路面上总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结冰的路面使得冬天时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的人们的安全大受威胁,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这是一个很普遍也很严重的问题,但是现在市面上并没有专门解决自行车这一问题的配件。
目前常见的雪地交通工具有以下类型:
第一种是专门的雪地自行车或雪地摩托,但是它们独特的结构更适用于类似东北雪原那种积雪很厚的地区,并不适合在城市里使用。
第二种是抓地力很好的越野自行车在城市里使用也并不多,即使使用了,安全系数也并不高,因为毕竟是二轮着地,速度一旦加快,必然不易控制。
此外在公开的雪地自行车专利中,有的采用雪橇折叠,解决了雪地与非雪地自行车的切换使用问题,但没有顾及到夏天不需要雪橇板时的车辆的轻便问题。在没有雪的时候,笨重的折叠雪橇板给人的行车及携带都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也会影响到自行车平时的美观,不能给人以真正的便利。因此,设计自行车的雪地用配件要比设计一整辆车要合理得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灵活转动、具有减震弹簧,并便于拆卸的雪地自行车配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卸城市用雪地自行车配件,其特征是:它包括套筒,支撑杆,减震弹簧,弹簧基座,传动板,雪橇板,螺孔,所述支撑杆穿于减震弹簧中,一端连在弹簧基座上,另一端插在套筒中;所述弹簧基座下端通过传动板铰接在雪橇板上。
所述弹簧基座下端的传动板有两个互相垂直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轴线与前进方向平行。
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螺孔,其规格与自行车后轮车轴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使用了两个方向的铰接连接,使滑雪橇可以转动,并且始终保持雪橇板与后轮平行。另外,其安装有减震弹簧,具有一定的压缩极限,可保证安全。专用的螺孔可套在自行车的后轮轴上后,便于拆装,使雪橇板在灵活适应多种地形的同时,避免了雪橇板“劈叉”的可能性及转弯时重心过偏,降低了危险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雪地自行车单个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配件的铰接一5的转动图。
图3所示配件的铰接二7的转动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孔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合自行车后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套筒1,支撑杆2,减震弹簧3,弹簧基座4,传动板6,雪橇板8。所述支撑杆2穿于减震弹簧3中,下端连在弹簧基座4上,上端插在套筒1中。弹簧基座4下端通过传动板6铰接在雪橇板8上,传动板6有两个互相垂直自由度,分别人铰接一5和铰接二7,其中铰接二7自由度轴线与前进方向平行。套筒1深度有限,形成压缩极限。述套筒1末端钻有螺孔9,即其上端设有螺孔9,其规格与自行车后轮车轴相同。。
如图2、3所示,配件的铰接一5的转动图,由弹簧基座4、铰接一5,传动板6,铰接二7构成。配合图3所示的铰接二7使用了两个方向的铰接连接,使滑雪橇可以转动,但同时始终保持滑雪橇与后轮平行。这样使雪橇适应起伏路面和拐弯时重心倾斜的变形需要,同时又保证两个雪橇不会“劈叉”而导致难以前进。
图4所示配件的减震弹簧部分,由套筒1,支撑杆2,减震弹簧3,弹簧基座4构成。骑自行车时人的中心会同时偏移。本配件减震弹簧有压缩极限(套筒中的有限深度使支撑杆触底后弹簧就无法继续缩短了),这样在拐弯时,既避免了固定长度妨碍重心偏移的问题,同时压缩极限又保证了人不会因为过度偏移重心而摔倒。
图5所示配件的螺孔部分。专用的螺孔9可套在自行车的后轮轴上,便于拆装。
图6所示配件结合自行车后轮的安装方式。一对配件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后轮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7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