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侧面排漏预埋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7638.0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谭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底市朝阳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侧面 预埋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建筑用侧面排漏预埋件。
背景技术
楼层排水系统分为直立式排水以及同层侧排,直立式排水是直接通过预留在室内楼层地面的预埋件将废水依次排入下一层,该用该类方式时,不仅侵占有下层空间,而且维修时很难做到不干扰下层住户;还有些是通过墙壁上预留的排水装置将废水排至室外的排水管道内,采用该类结构后,其排水噪音小,且能够彻底摆脱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由于排水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但是,现有市面上的该类排水结构大多存在密封效果差,且无法排除楼层地面上的积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尺寸可以根据墙壁厚度进行自行伸缩、调整、且可将楼层地面上的积水排出的侧面排漏预埋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侧面排漏预埋件,它包括有基座,基座上方一体成型有进水管套筒,进水管套筒尾部向下倾斜与基座底部平行,且进水管套筒尾部设有相配合的排水管套筒,基座前端设有同层进水过滤机构。
所述的同层进水过滤机构为基座前端向外延伸成型。
所述的进水管套筒的入口端、排水管套筒出口端均设有方形安装块,方形安装块上设有安装孔,且方形安装块两侧侧边至排水管套筒截面中心线的距离等于相对应H管的中心线至管径中心轴线的距离。
所述的进水管套筒外侧壁上设有进水止水环。
所述的进水止水环为两个,分别位于基座上端的进水管套筒筒体上与进水管套筒尾部的筒体上;
所述的进水止水环为多个,均位于进水管套筒筒体上。
所述的排水管套筒外侧壁上设有排水止水环。
所述的排水止水环为至少两个。
所述的进水管套筒尾部的倾斜部位为弧形过渡。
所述的同层进水过滤机构上设有保护罩。
所述的进水管套筒的入口端、排水管套筒出口端均设有保护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分体式设计,预埋件的长度可以根据墙壁厚度进行调节,大大增加了预埋件的应用范围。基座上的同层进水过滤机构可以迅速将室内地面上的积水排出,防止地面上的水渗漏至下层,保护罩可以防止在进行楼层现浇时,水泥浆等杂物进入预埋件内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同层进水过滤机构由基座延伸成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侧面排漏预埋件包括有基座1,基座1上方一体成型有进水管套筒2,进水管套筒2包括前部圆柱形管道21、中间弧形管道22和后部圆柱形管道23,中间弧形管道22连接前部圆柱形管道21和后部圆柱形管道23,防止排水时杂物堵塞在进水管套筒2内。进水管套筒2的后部圆柱形管道23与排水管套筒4相配合,进水管套筒2的入口端和排水管套筒4的出口端设有方形安装块3,方形安装块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安装孔9。方形安装块3两侧侧边至排水管套筒4截面中心线的距离A等于相对应H管的中心线至管径中心轴线a的距离。当排水系统采有H管时,将两个预埋件并排靠笼,使两个预埋件套筒中心线与排水系统的H管套筒中心线一致。而采用单独一个预埋件时,通过安装块3将本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当需要浇筑的墙壁较厚时,可以在进水管套筒2与排水管套筒4之间连接一段水管作为连接管;基座1前端设有同层进水过滤机构7,同层进水过滤机构7上设有保护罩8,进水管套筒2的入口端、排水管套筒4出口端均设有保护盖10;保护盖10扣合在出入端的端口处,在浇筑楼层时,保护罩8和保护盖10扣合在预埋件的同层进水过滤机构7以及套筒两端,以此防止在进行楼层浇筑时,杂物进入预埋件内造成堵塞,同层进水过滤机构7内还设有防臭机构,防止排水管内的异味从同层进水过滤机构7的过滤处排出。进水管套筒2外侧壁上设有进水止水环5,进水止水环5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多个,本实施例的进水止水环5为四个,分别位于圆柱形管道21、中间弧形管道22和后部圆柱形管道23上。排水管套筒4外侧壁上设有排水止水环6,本实施例的排水止水环6为三个,止水环既可以加强套筒筒壁的硬度,防止筒壁破损,还可以使筒壁与墙壁混凝土之间结合更牢靠。
实施例2
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同层进水过滤机构7为基座1前端向外延伸成型,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对地面上的积水进行更好的收集,排放。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底市朝阳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娄底市朝阳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7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