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剥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7435.1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电解电容器 剥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加工设备,尤其涉及铝电解电容器剥套机。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上的铝电解电容器装配后,需包裹一层套管,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套错套管或需要剥离套管返工的产品来说,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工剥套的方式,即需要用刀片划开铝电解电容器套装后的套管,使之与电容器本体剥离,这样,难免损坏铝电解电容器的铝壳,造成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容器的内在质量;而且,采用传统的手工剥套管方式,效率特别低,容易对造作人员的人身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可减少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隐患和对人体安全产生危害的隐患的铝电解电容器剥套机。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铝电解电容器剥套机,包括进料装置、第一激光装置、第二激光装置、出料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斗、移送夹持机构、 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和第二旋转圆盘夹送机构,所述移送夹持机构将料斗内的铝电解电容器移送至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上,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将铝电解电容器移送至第二旋转圆盘夹送机构上;所述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沿周向依次布设电容器引线理直工位、电容器一次有无检测工位、电容器正面剥套工位和电容器助剥工位,在电容器引线理直工位设有山形叉理直引线装置,在电容器一次有无检测工位设有第一光电检测装置,在电容器正面剥套工位安装有将电容器正面套管产生裂缝的第一激光装置,在电容器助剥工位设有将封口处未断裂套管撕断的剪刀助剥装置;所述第二旋转圆盘夹送机构沿周向依次布设电容器二次有无检测工位、电容器负面剥套工位、吹套工位、套管有无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在电容器二次有无检测工位设有第二光电检测装置,在电容器负面剥套工位安装有将电容器负面套管产生裂缝的第二激光装置,在吹套工位顶部设有将其下铝电解电容器上的套管通过吹冷风吹下的吹风装置,套管有无检测工位设有检测铝电解电容器上的套管是否被去除且可将不良品送入下侧次品盒中的套管检测装置,在下料工位安装有将铝电解电容器正、负面上的套管剔除后套管送入周转箱内的出料装置。
所述第一激光装置和第二激光装置均由激光管、一对反射镜、聚焦镜和激光头组成,聚焦镜与反射镜竖直连接。
所述第一激光装置和第二激光装置的激光管外围还设有利用循环纯水对激光管进行冷却的工业水箱。
所述剪刀助剥装置包括铰叉的剪头、凸轮摆杆和连杆滑块部,所述驱 动装置通过连杆滑块部拉动和凸轮摆杆动作将剪头伸进铝电解电容器套管的束腰裂口处并进一步的张开动作将套管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该机每天可加工6-8万只产品以上,能及时满足生产计划要求;
2.取代传统的剧毒药水剥套方式,环保无污染;
3.机械化作业,成本低,可取代传统的刀片作业,安全可靠,劳动强度低;
4.此设备兼容性强,可适合多种规格生产;
5.采用程控脉冲控制激光高精度切割,具有自动监测保护功能,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激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剪刀助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铝电解电容器剥套机,包括进料装置1、第一激光装置2、第二激光装置3、出料装置4、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进料装置1包括料斗10、移送夹持机构11、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12和第二旋转圆盘夹送机构13,移送夹持机构11将料斗10内的 铝电解电容器移送至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12上,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12将铝电解电容器移送至第二旋转圆盘夹送机构13上。
继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旋转圆盘夹送机构12沿周向依次布设电容器引线理直工位、电容器一次有无检测工位、电容器正面剥套工位和电容器助剥工位,在电容器引线理直工位设有山形叉理直引线装置5,在电容器一次有无检测工位设有第一光电检测装置6,在电容器正面剥套工位安装有将电容器正面套管产生裂缝的第一激光装置2,在电容器助剥工位设有将封口处未断裂套管撕断的剪刀助剥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7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负荷开关
- 下一篇:具有异形双端子的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