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外壳浇注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691.7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仁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发达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1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外壳 浇注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外壳浇注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用电机模具中,模具结构比较复杂,成型时间较慢,同时原来的电机外壳浇注模具是由树脂砂做成的,这样费用很高成本比较大,工作时,浇注的速度比较慢,同时还起不到一定的补缩作用,积渣效果很差,同时也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中电机浇注模具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机外壳浇注模具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浇注的速度比较快,同时还起到一定的补缩作用,积渣效果好,有效地防止电机外壳变形;而且材料是由消失模做成的这样既节约的资源的浪费,又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机外壳浇注模具装置,包括一壳体膜体,所述壳体膜体腔内中心垂直设有有一直浇道,所述直浇道的下端垂直设有六个内浇道,且所述的内浇道与壳体膜腔体内壁连接。
所述的直浇道为直径28-35cm的圆柱形,所述内浇道为3-6cm的圆柱形,所述的内浇道每相邻的2个组成一角度为60°的扇形。
所述的电机外壳浇注模具均由消失模材料做成。
所述的直浇道从电机外壳内腔中心下注,在内腔中间部分均匀地分散成六个内浇道,所述的内浇道为扇形,扇形角度为60°,内浇道的厚度为5cm,并由主浇道向铸件方向均匀递减,内浇道的最薄处为3cm,同时内浇道的宽度从主浇道向铸件方向呈均匀地递增状态,内浇道的最宽处2.5cm,最窄处1.5cm.
工作时,铁水通过直浇道从电机外壳内腔中心下注入到内腔中间部分均匀地分散注入到六个内浇道,再通过内浇道注入到铸件,此时消失模被燃烧掉形成的空仓进而被铁水填满进而铁水冷却形成成品,保证了模具的结构简单,浇注速度更快,同时起到一定的补缩作用,积渣效果好,有效地防止变形,节省了资源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方便,保证了铁水的浇注速度更快,同时起到一定的补缩作用,积渣效果好,有效地防止变形,节省了资源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外壳浇注模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电机外壳浇注模具装置,包括一壳体膜体(1),所述壳体膜体(1)腔内中心垂直设有有一直浇道(2),所述直浇道(2)的下端垂直设有六个内浇道(3),且所述的内浇道(3)与壳体膜体(1)腔体内壁连接。
所述的直浇道(2)为直径28-35cm的圆柱形,所述内浇道为3-6cm的圆柱形,所述的内浇道(3)每相邻2个组成一角度为60°的扇形。
所述的电机外壳浇注模具的材料为消失模。
所述的直浇道(2)从壳体膜体(1)腔内中心下注,在内腔中间部分均匀地分散成六个内浇道(3),所述的内浇道(3)为扇形,扇形角度为60°,内浇道(3)的厚度为5cm,并由主浇道(2)向铸件方向均匀递减,内浇道(3)的最薄处为3cm,同时内浇道(3)的宽度从主浇道(2)向铸件方向呈均匀地递增状态,内浇道(3)的最宽处2.5cm,最窄处1.5cm.
工作时,铁水通过直浇道从电机外壳内腔中心下注入到内腔中间部分均匀地分散注入到六个内浇道,再通过内浇道注入到铸件,此时消失模被燃烧掉形成的空仓进而被铁水填满进而铁水冷却形成成品,保证了模具的结构简单,浇注速度更快,同时起到一定的补缩作用,积渣效果好,有效地防止变形,节省了资源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发达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市发达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变工况圆柱形球面承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微网系统模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