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4491.X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仲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从宝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D06F58/20;D06F5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衣机 | ||
1.一种干衣机,有主机、外罩、支撑件及挂衣杆;其特征是:主机进风口处在外罩内;外罩内气体经主机通风道由发热体加热在外罩内循环;外罩选用吸湿或吸湿透气材料,或外罩的制作留有孔缝,或同时使用材料及制作措施;电机及电器件安置在通风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供热装置主机采用内循环时,在主机外壳体上从进风道内引出的管或孔,或主机外壳体上兼具进风道壁的部分,集中一个面,或分布其上的通孔,作为进风口被外罩罩住,供热装置主机采用外循环时,在主机外壳体上从进风道内引出的管或孔供循环管连接,以使进风口延伸导进外罩内;进风口采用侧进风口、上进风口或二者的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电机带动的风叶轮作用,使外罩内气体从进风口吸入、发热体加热至排风口排或导进外罩内,供热装置主机采用内循环时,在主机外壳体上从排风道内引出的管或孔,或主机外壳体上可以兼具排风道壁的部分,集中一个面,或分布其上的通孔,作为排风口,供热装置主机采用外循环时,在主机外壳体上从排风道内引出的管或孔供循环管连接,以使排风口延伸导进外罩内;排风口连接输风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在材料上选用能吸导湿的做外罩,这种材料通常是透气的,或棉、绒类布料,内里的绒毛可以吸附湿气向外传导挥发,透气性质也会使外罩内外干湿气体对流,或在外罩的制作上留有适当的孔缝,使外罩内湿气与外罩外的空气对流,或同时采用以上材料选用及制作措施,以更快的烘干衣物;外罩顶盖采用活动式能下移;顶挂衣杆下有活动挂衣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电机及电器件隔离在通风道外,其所在的空间及壳体与外罩外有通风散热通道,电机轴周边电机壳上的散热孔与风道壁吻合面对应处及风道壁与电机吻合面周边缝隙处留有通孔;进风口至发热体段或除排风道外与外罩内能风道连通的空间安置自复位温控器;过热保护器贴近发热体安置;发热体采用同等或不等的两组或多组功率并联,经开关可以实现大小及三或多档有效工作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侧进风口是在主机下壳体与外罩密封处以上部位,并在密封隔板上部,将进风口集中在一个面,或将进风口分布在下壳体周边,或在下壳体上口部周边呈缺口状,上进风口是分布在主机中间壳体与下壳体配合的周边空隙处,上壳体上一体或安置翘起的防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将加热气体直接由排风口或类似排风口装置排出,排风口为单个或多个,向外罩内空间吹散,或气流以仰角吹向外罩壁,或类似引流装置,采用输风管与排风口连接时,输风管能将热风输送到外罩内各层面及需要的点,采用多出口多根输风管或单出口多支输风管分解输送,或采用单个排风口,单根输风管,输风管有多段相连,各层面有排气孔,排气孔距排风口由近至远,面积从小到大,从小到大的孔根据输风管内气压与孔面积的关系,能使各层面排气孔排出的气体体积相同,各层面另有封堵的孔,在顶盖下移调节高度时,输风管要降低高度或堵塞露于外罩顶外的排气孔而开启使用,以使各层面排出的气体体积相对一致,并有效保障排气孔的总面积不影响排气通畅,输风管是外罩悬挂式的主支撑件;弯管连接排风口使取暖器功能水平送风;排风口连接三通管后,再在三通管两端连接鞋内喷头,鞋内喷头向上立着,供鞋子套挂,或在三通管的两端连接弯管后,再连接鞋内喷头,鞋内喷头平放着,鞋内喷头下方安置一放鞋子的架子,鞋内喷头是两段套接,能抽拉定位调节长短,鞋内喷头后跟部、前端及前端上下两侧都有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是:活动顶盖在输风管采用堵塞外罩外孔方案时,相应的位置留有供输风管穿过的孔,顶盖的定位,以立柱、挂衣杆、支撑件、输风管或外罩为着点;活动挂衣杆的位移由与顶挂衣杆连接的杆或软索固定及调节,杆或软索或者与外罩支撑件或立柱连接,或由与立柱配合连接的活动件或输风管配合连接的活动件固定及调节,采用四立柱时,要加一横杆与活动挂衣杆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从宝,未经仲从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44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