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的正常安全排气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2244.6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醒民;宋光辉;谭荣和;陈南洋;李有刚;李彪;邓运芳;郑尚文;刘新元;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正常 安全 排气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的正常安全排气管路。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经常采用反应釜,工作条件大都为高温高压高腐蚀性,为保证反应釜正常稳定安全地生产,一般反应釜都设置有三个气体排放口,一个为紧急事故排放口,其作用是遇到紧急情况时,人工或自动启动开关阀门泄压,以保证反应釜的安全,另一个为安全排放口,按照反应釜的设计工作压力设置有安全阀,一旦反应釜内压力超过设定安全值,安全阀将自动开启泄压,以保证反应釜的安全,反应釜的正常排气是由第三个排放口,即正常排放口的排气来保证反应釜内的压力平衡,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行,反应釜还设置有单独的氧气进口管,蒸汽进口管,矿浆进料管及矿浆排料管,进入反应釜的物料一般有氧气、蒸汽、矿浆等,排出反应釜的物料一般有废气、矿浆,进入反应釜的物料与排出的物料,必须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反应釜的正常运行,但在实际生产中,反应釜经常发生“跑液冒槽”事故,即本应从反应釜排料管排出的矿浆大量从正常排气口排出,这对反应釜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生产无法继续下去,反应釜发生“跑液冒槽”事故一直是行业内困扰企业生产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反应釜的进出物料没有保持平衡,釜内压力也不能保持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反应釜跑液冒槽事故,提供一种反应釜正常安全排气的管路,以保证反应釜正常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应釜的正常安全排气管路,包括与反应釜连接的紧急事故排气管、安全排气管、正常排气管、氧气进口管、蒸汽进口管,矿浆进料管和矿浆排料管。所述紧急事故排气管、安全排气管、正常排气管、矿浆进料管和矿浆排料管均设置在反应釜的上部,且矿浆进料管和矿浆排料管分别位于反应釜上部的头、尾两端,正常排气管靠近矿浆排料管设置,蒸汽进口管设置在反应釜的侧边,氧气进口管设置在反应釜的底部;所述紧急事故排气放管、安全排气管、正常排气管的管径在DN40-80之间。
所述紧急事故排气管上设置一个紧急排气阀,安全排气管上设置一个安全阀,保证反应釜的安全使用,正常排气管上设置一个手动调节阀,三个阀门均在靠近反应釜的接口处设置,手动调节阀的后面设置一个自动调节阀,手动调节阀为自动调节阀的维修提供便利。
所述正常排气管的管道采用夹套管,管道中间排气,外壁蒸汽加温或保温,夹套管结构为保证排气管顺畅提供了有力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三个排气口均设置在反应釜上部,蒸汽从釜体侧边进入,氧气从釜体底部进入,矿浆进料管及矿浆排料管分别对应设置在反应釜上部的头、尾两端,有效保证了反应釜进出物料的平衡及压力平衡。正常排气口的设置靠近反应釜尾端矿浆排料管,这对进入反应釜的物料充分反应完全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从正常排气口排出的是反应完全的废气。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反应釜进出物料的平衡及压力平衡,即保持了釜内压力平衡,也就解决了反应釜跑液冒槽事故的源头,使反应釜能安全高效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釜正常安全排气的管路,包括设置于反应釜8上部的紧急事故排气管5、安全排气管6、正常排气管7、氧气进口管4、蒸汽进口管3,矿浆进料管1和矿浆排料管2,矿浆进料管1和矿浆排料管2分别位于反应釜8上部的头、尾两端,它们的管路上分别设置进料阀11、排料阀21,正常排气管7靠近矿浆排料管2设置,蒸汽进口管3设置在反应釜8的侧边,其管路上设置蒸汽调节阀31,氧气进口管4设置在反应釜8的底部,其管路上设置氧气调节阀41。紧急事故排气管5上设置一个紧急排气阀51,安全排气管6上设置一个安全阀61,保证反应釜的安全使用,正常排气管7上设置一个手动调节阀71,以上各阀门均在靠近反应釜8的接口处设置,手动调节阀71的后面设置一个自动调节阀72,手动调节阀71为自动调节阀72的维修提供便利。紧急事故排气管5、安全排气管6、正常排气管7的管径在DN40-80之间。正常排气管7的管道采用夹套管,管道中间排气,外壁蒸汽加温或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2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连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体导流管及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