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极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472.1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上川;胡新天;吴晶;马原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李行健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极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进行生命科学试验研究用之装置的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推进器,用于慢性长期记录动物头部细胞活动。
背景技术
电极推进器是生命科学领域进行单个神经元活动放电记录必备的装置,用于将记录电极精确推进至预定位置。目前已有的电极推进器由于体积较大,不便于长期固定于动物头部,或者虽可固定于动物头部但会对动物的正常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而对于长期慢性记录单细胞的活动困难或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微电极推进装置,可以长期固定于动物头部且对动物的正常行为影响轻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弓形支架的上端设螺栓过孔,螺栓杆部自所说螺栓过孔穿过进入弓形支架内的空间后,依次螺合穿过一定位螺母和一移动块,定位螺母与弓形支架上端内壁接触且与螺栓杆部紧固,所说螺栓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弓形支架上端的螺栓过孔,以及相应的定位螺母和移动块的数量与螺栓数量相同。
由于定位螺母与弓形支架上端内壁接触且与螺栓杆部紧固,因此螺栓杆部转动时螺栓不会轴向移动;由于移动块与螺栓杆部螺合,因此螺栓杆部转动时移动块会沿轴螺栓杆部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电极固定于移动块上,转动螺栓时即可让电极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长期埋植于动物头部且对动物的正常行为影响轻微,用于对单细胞的活动进行长期慢性记录;可在一个弓形支架上安装多套推进单元,分别转动相应的螺栓即可分别推进不同电极进行多点记录;通过调整螺栓杆部的螺距和螺栓杆部的长度就能调整推进器的精度和推进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视)。
图2为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视)。
图3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做个举例说明而已。必须明确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保护范围并不受该实施例的局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3,该产品材质为黄铜,仅安装有一套推进单元。弓形支架1的上端设螺栓过孔,一螺栓的杆部2自所说螺孔旋入弓形支架1内的空间后,依次螺合穿过一定位螺母3和一移动块4,定位螺母3与弓形支架1的上端内壁接触且通过定紧固销5与螺栓杆部2紧固,电极6通过移动块4上的电极安装孔紧固于移动块4上。7为螺栓头,可用十字起刀旋动螺栓。该产品总重量为1.2-1.8克,弓形支架1的长度为11-17毫米,螺栓杆部2的螺距为0.25毫米,因此每转动1圈,电极6向下推进0.25毫米。该推进器可以推进的最大距离10毫米。弓形支架下端内壁设盲孔8,螺栓杆部2的下端插入盲孔8内,可以避免螺栓杆部2的径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提示功能的智能高血压诊疗仪
- 下一篇:用于血压计的多通道标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