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媒采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130.X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海;郭瑞;郭一谚;袁辉;郭善义;牛津;夏明旗;杨英;史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姜玉海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J2/00;F24J2/08;F24J2/10;F24J2/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14032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采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媒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和北部边防为高寒区,边防哨所的取暖和日用热水困难,给边防战士带来很多不便。日常生活中,战士采暖、取暖一般采用太阳能、电能或煤炭。虽然上述地区的阳光充足,年日照时间平均在200天以上。但单纯使用太阳能,在寒冷条件下,太阳能利用率低,导致采暖系统中的循环水温升速度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单纯使用电能,成本太高,易造成能耗浪费。
另外在上述地区农牧民冬季取暖、蔬菜大棚和养殖场的取暖也存在上述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煤炭对蔬菜大棚和养殖场供暖时,煤炭用量大,造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高效的复合媒采暖装置,解决了单纯采用太阳能热利用效率不高和单纯采用电能或煤炭成本太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媒采暖装置,包括由太阳能热源、复合媒煤炉和电磁涡流加热器组成的热源部分、储热与热交换器、双螺旋复合媒加热管和窗格型柱翼式散热片,电磁涡流加热器置于储热与热交换器底部,储热与热交换器通过水管和回水管与窗格型柱翼式散热片连接,太阳能热源包括反光凹镜、聚光凸透镜、复合媒传热管、具有横向和纵向两种自动跟踪和三维定位功能的自动跟踪装置以及直流线性双轴马达,反光凹镜置于聚光凸透镜上方,复合媒传热管置于二者之间的共同焦点上,自动跟踪装置以及直流线性双轴马达与反光凹镜连接,复合媒煤炉和电磁涡流加热器通过复合媒管与复合媒加热管连接,复合媒加热管通过复合媒管与置于储热与热交换器中的双螺旋复合媒加热管连接。
储热与热交换器与窗格型柱翼式散热片连接的回水管上装有有循环泵。
储热与热交换器上开有水位观察孔。
自动跟踪装置的跟踪精度在0.2度以内。
自动跟踪装置的方位准确度(仰角/方位角)小于0.5/小于0.5,方位角转动角度0-27,仰角转动角度0-70。
聚光凸透镜焦距与其直径之比为0.8-1.4。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跟踪和双聚焦系统、电磁涡流技术、双螺旋复合媒加热管、窗格型柱翼式散热片,都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采暖效果,实现节能。其中,自动跟踪和双聚焦系统比固定式的延长光照时间,并使光照强度增大,而且能在阳光较弱的情况下使用;窗格型柱翼式散热片比一般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增加两倍多,提高热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复合媒采暖装置还具有起动温度低、传热速度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能源、节省费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太阳能热源、复合媒煤炉14和电磁涡流加热器10组成的热源部分、储热与热交换器5、双螺旋复合媒加热管12和窗格型柱翼式散热片8,电磁涡流加热器10置于储热与热交换器5底部,储热与热交换器5通过水管7和回水管9与窗格型柱翼式8散热片连接,回水管9上装有循环泵11,提高水的循环效率,太阳能热源包括反光凹镜1、聚光凸透镜3、复合媒传热管2、具有横向和纵向两种自动跟踪和三维定位功能的自动跟踪装置15以及直流线性双轴马达16,反光凹镜1为菲涅尔镜,置于聚光凸透镜3下方,复合媒传热管2置于二者之间的共同焦点上,自动跟踪装置15以及直流线性双轴马达16与反光凹镜1连接,复合媒煤炉14和电磁涡流加热器10通过复合媒管4与复合媒加热管2连接,复合媒加热管2通过复合媒管4与置于储热与热交换器5中的双螺旋复合媒加热管6连接。储热与热交换器5上开有水位观察孔13,上部安装有补水管6。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
1.为提高采集阳光的效率,使得在阳光较弱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采暖的温度要求,对太阳光自动跟踪和双聚焦。
太阳光为复色光,所以其光斑不是一个纯点,(理论上直径约3-5毫米)。又太阳的明亮度是变化的,其光斑的大小也随之变化。因而设计时,考虑聚光比、复合媒传热管2尺寸、反光凹镜1和聚光凸透镜3的综合参数,来提高光利用率。
太阳以每小时15度的角速度移动,自动跟踪装置的跟踪精度应为0.2度以内,以使太阳光经反光凹镜1和聚光凸透镜3后,永远投射在置于聚光系统内的复合媒传热管2上,而且光学系统要永远垂直对正太阳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姜玉海,未经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姜玉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控制的太阳能和空气源互补使用的供暖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面火焰电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