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段双下料口双曲线防堵煤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823.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发杰;吴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段双下料口 双曲线 煤仓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的原煤仓,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段双下料口双曲线防堵煤仓。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采用的燃料煤一般要求经过破碎,粒径在0~13mm范围,且一定数量的燃料煤需要储存在原煤仓中起到缓冲作用,以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现有原煤仓下部一般为圆台型、棱台型或双曲线型结构,且只有一个下料口。
对于圆台型或棱台型结构,物料储存在原煤仓内,如果原煤的含水量较高,当物料在仓内储存到一定量时,由于煤压及原煤之间的粘力,原煤仓下部容易出现板结、起拱现象,形成堵煤。正常运行时堵煤会大大影响机组负荷,长时间不能疏通则严重影响生产运行。
对于双曲线型结构,能防止堵煤,但由于下料口尺寸较小,在钢架高度确定的情况下双曲线段储煤量较小,需要通过增加煤仓高度来增加原煤仓体积,增加了投资成本。
对于大型CFB锅炉,圆台型、棱台型或双曲线型结构仅对应一个下料口,一个煤仓的煤无法被均匀分配到两条皮带上并输送到炉膛内,导致原煤在炉膛内分布不均匀,影响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一种多段双下料口双曲线防堵煤仓,解决下料口堵煤问题,在有限空间内增大储煤仓体积,原煤仓下部采用双下料口,并将一个煤仓的煤均匀分配在两条皮带上,从而将煤均匀输送到炉膛内,提高燃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段双下料口双曲线防堵煤仓,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直筒段、圆台段、圆变方段和双曲线段,各段之间采用焊接连接;顶部有封闭平台,平台对应锅炉皮带层楼面落煤孔处设置开孔,平台开孔与落煤孔之间空隙用钢板封闭。
所述直筒段壁侧周圈与锅炉钢柱设置两道水平支撑,用于加强煤仓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所述直筒段下部与环梁连接处设置加强环向钢板,纵向加劲肋,水平加劲肋,环向加劲肋,保证环梁与直筒段、圆台段牢固连接。
所述直筒段下部周圈设置环梁,环梁承担煤及煤仓自重,环梁支撑在锅炉钢梁的8个支座上,并与支座焊接。
所述圆台段贴近锅炉钢梁支座设计,上部与直筒段焊接,中部周圈与环梁用环向加劲肋焊接,下部与圆变方段焊接。
所述圆变方段周圈设置了水平加劲肋,保证结构环向受力要求。
所述圆变方段下部可以将一个落煤口变为两个落煤口,每个落煤口各连接一个双曲线段,将煤均匀分配到两条皮带上。
所述圆变方段下部与双曲线段连接处进行了局部加强,消除应力集中。
所述双曲线段周圈设置了环向加劲肋,保证结构环向受力要求。
所述双曲线段下部设置了振动电机,极端情况下堵煤时振动电机启动消除原煤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如下:
(1)发挥了煤仓直筒段储煤量大,双曲线段防堵的结构优点,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加大了煤仓的体积,减小了锅炉钢架高度,有利于抗震,减少了工程投资;
(2)圆台段贴近锅炉钢梁下部设计,相对现行纯粹的双曲线段,最大限度利用下部空间,增加下部仓体储煤量;
(3)圆变方段将煤仓一个落煤口变为两个落煤口,实现将一个煤仓的煤分配到两条皮带上,最终均匀输送到炉膛内,提高燃烧效率;
(4)双曲线段有效地防止堵煤发生;
(5)在极端情况下,堵煤发生时,启动电机,有效地消除煤仓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锅炉钢梁支座及水平支撑示意图。
图4是仓顶平台开孔与锅炉皮带层落煤孔连接示意图。
图5是环梁处加强节点示意图。
图6是圆变方段下部钢板局部加强示意图。
图中:直筒段1、圆台段2、圆变方段3、双曲线段4、煤仓顶部平台5、落煤孔封闭钢板6、水平支撑7、环梁8、电机9、锅炉钢架立柱10、锅炉钢架钢梁11、锅炉钢梁支座12、水平加劲肋13、竖向加劲肋14、环向加劲肋15、环向加强板16、局部加强钢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段双下料口双曲线防堵煤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直筒段1、圆台段2、圆变方段3及双曲线段4,直筒段1、圆台段2、圆变方段3、双曲线段4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