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动式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119.1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敏;袁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动式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直动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直动式溢流阀是依靠系统中的压力油直接作用在阀芯上与弹簧力相平衡,来控制阀芯的启闭动作。在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和图形符号中,P是进油口,T是回油口,进口压力油经阀芯中间的阻尼孔a作用在阀芯的底部端面上,作用面积为 A ,压力油作用于该端面上的力为pA ,调压弹簧 作用在阀芯上的预紧力为 Fs 。当进口油压力p较小时,即pA≤Fs 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下端位置,将P和T两油口隔开,阀口关闭,回油口T无油液流回油箱(不溢流),即为常闭状态。当进口油压力升高,在阀芯下端所产生的作用力超过弹簧的压紧力Fs时,即pA>Fs 时,阀芯上移,弹簧被压缩,阀芯上移,阀口被打开,P 与 T 接通,油液就从回油口T流回油箱,溢流阀开始溢流。阀芯上的弹簧力随着开口量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与液压作用力相平衡。
现有技术的不足:a、结构较复杂;b、只适用于相对较窄一个压力范围内溢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直动式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直动式溢流阀,包括上端盖和阀体,所述上端盖与阀体配合安装,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外端设有手轮,所述螺杆通过上端盖伸入阀体内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阀体内腔相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面依次安装有细弹簧、粗弹簧和锥形阀芯,所述锥形阀芯抵接在所述阀体下端设有的进油孔上,所述阀体内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粗弹簧相对的泄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溢流阀可调整系统压力比较大,这样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就可以使直动式溢流阀能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溢流,从而调整系统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轮, 2、螺杆,3、上端盖,4、活塞,5、阀体,6、细弹簧,7、粗弹簧,8、锥形阀芯,9、进油孔,10、泄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新型直动式溢流阀,包括上端盖3和阀体5,所述上端盖3与阀体5配合安装,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2,所述螺杆2外端设有手轮,所述螺杆2通过上端盖3伸入阀体5内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阀体5内腔相配合的活塞4,所述活塞4下端面依次安装有细弹簧6、粗弹簧7和锥形阀芯8,所述锥形阀芯8抵接在所述阀体5下端设有的进油孔9上,所述阀体5内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粗弹簧7相对的泄油孔10。
压力油从阀体5下部的进油孔9进入溢流阀,压力油作用于锥形阀芯8的底部,当作用面积为 A ,油的压力油为p,作用于该端面上的力为pA ,弹簧(或者细弹簧6和粗弹簧7一起)作用在锥形阀芯8上的预紧力为 Fs 。当进口油压力p较小时,即pA≤Fs 时,锥形阀芯8在弹簧(或者细弹簧6和粗弹簧7一起)的作用下处于下端位置,将进油孔9和泄油孔10隔开,阀口关闭,无油液流回油箱(不溢流),即为常闭状态。当进口油压力升高,在阀芯下端所产生的作用力超过弹簧(或者细弹簧6和粗弹簧7一起)的压紧力Fs时,即pA>Fs 时,阀芯上移,弹簧被压缩,锥形阀芯8上移,阀口被打开,进油孔9和泄油孔10 接通,油液就从泄油孔10流回油箱,溢流阀开始溢流。转动手轮1使螺杆2上下移动,可以改变弹簧的预紧力从而达到调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