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建筑外围护结构复合保温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8307.0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万薇薇;王斌;吕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薇薇;王斌;吕铮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0;E04B1/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建筑 外围 结构 复合 保温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围的保温构造,尤其是一种节能建筑外围护结构复合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层主要由基层墙体以及外部保温材料所组成,但是这种构造多针对体量较大,体形系数较小的大中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等。此类建筑由于外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较小,即与室外空气接触的面积与自身体积比较小,故节能计算较容易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但就目前建筑市场来看,单是大中型建筑单体是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小体量的建筑例如别墅,以及以附属功能为主的小体量建筑亦占据了建筑市场相当部分的比例,此类小体量建筑也急需一种适合该建筑模式和特点的外墙保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体量建筑的外墙保温层和保温墙体结构。
一种节能建筑外围护结构复合保温墙体,包括基层墙体4,在基层墙体4外侧是外隔热保温材料5,外隔热保温材料5外罩面为涂料或者面砖或者石材;基层墙体4内为内隔热保温材料3,内隔热保温材料内侧保护层为砂浆罩面。
所述基层墙体4是砖混承重结构基层墙体或者框架填充墙结构基层墙体。
所述内、外隔热保温材料3、5为具有高热工性能及防火性能的矿棉板、岩棉板、聚氨酯硬泡板等。
所述内、外隔热保温材料3、5各自远离于基层墙体4的方向还可设置内侧保护层2和外侧保护层6,该保护层由烧结砖或砌块和砂浆砌筑,其中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作为找平层,以嵌埋有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的聚合物抗裂砂浆作为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在外墙外保温基础上增加内保温,形成双面保温的复合保温墙体,这种构造能够避免同样的体形系数、窗墙比下小体量建筑单体只采用外保温不能满足节能设计要求的问题。对于小体量建筑来说,可以降低仅外墙外保温因保温材料过厚造成的施工难度和造价不经济等问题,其中,解决施工难度的问题尤为突出。下表是对内外保温和外保温的各种指标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对比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室内饰面层,2是内侧保护层,3是内隔热保温材料,4是基层墙体,5是外隔热保温材料,6是外侧保护层,7是室外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能建筑外围护结构复合保温墙体,包括基层墙体4,在基层墙体4外侧是外隔热保温材料5,外隔热保温材料5外罩面为涂料或者面砖或者石材;基层墙体4内为内隔热保温材料3,内隔热保温材料内侧保护层为砂浆罩面。
所述基层墙体4是砖混承重结构基层墙体或者框架填充墙结构基层墙体。
所述内、外隔热保温材料3、5为具有高热工性能及防火性能的矿棉板、岩棉板、聚氨酯硬泡板等。
所述内、外隔热保温材料3、5各自远离于基层墙体4的方向还可设置内侧保护层2和外侧保护层6,该保护层由烧结砖或砌块和砂浆砌筑,其中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作为找平层,以嵌埋有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的聚合物抗裂砂浆作为防护层。
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1.基层墙体完成施工后,应处理平整坚实,不能有突出物,墙面不能有影响粘接的污染物,做到墙面清洁干净;
2.墙体清理完毕后,应首先完成外保温材料的安装,用于外保温材料的胶粘剂、安装锚栓应满足各种技术要求,关键为能承受外墙各层构造中的荷载;
3.保温材料铺设时,应用锚固件将材料板临时固定就位,以最常见的1200x600mm规格的岩棉板为例,每块材料板至少应有2个锚固点,板缝应挤紧不留空隙;嵌埋用的窄条宽度不得小于150mm并至少有一个锚点,沿门窗洞口至少每边3个锚点;
4.材料板反未进行旨在提高表面强度、防水和粘结性能的表面处理时,均应在材料板和钢丝网安装固定后,对板面喷涂砂界面剂;
5.材料板涂抹保温浆料主要起找平作用;
6.抗裂砂浆抹面前,在洞口四角部位铺贴附加耐碱玻纤网格布,该防护层的施工,应在保温浆料找平层充分固化后进行,并根据立面及材料要求设置分隔缝;
7.在外保温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内保温施工,除此以外,内保温须在屋面防水层及结构工程分别施工验收完毕,门窗安装完毕,水电及装饰预埋完毕后方可施工;
8.内保温施工顺序为墙面清理→弹线→抹冲筋点→粘贴安装保温板→抹门窗口护角→粘贴网格布→刮腻子→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薇薇;王斌;吕铮,未经万薇薇;王斌;吕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8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外弹珠锁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弧形闸门胎膜钢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