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5801.1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云 |
主分类号: | F16K27/06 | 分类号: | F16K27/06;F16K5/06;F16K5/1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阀门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球阀装置。
背景技术
球阀,GB/T21465-2008《阀门术语》中定义为: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阀杆的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主要用于截断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球阀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球阀最适宜做开关、切断阀使用。现有的球阀在阀球的转动过程中,特别是高压流体的情况下,由于流通通道突然打开,流体的冲击力会直接作用到阀球上,而导致阀球的开度被强迫放大,影响了球阀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球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球阀装置,包含手动调节部和阀体,所述的阀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的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手动调节部与所述的阀体之间设有一连接垫片,一阀芯部设置在所述的阀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阀芯部包含阀杆和位于所述的阀杆下方的阀球,所述的阀杆贯穿所述的连接垫片并与所述的手动调节部相连接,所述的阀杆的前部设有阀杆连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阀球的中部设有一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均匀设有由第二通孔组成的第二通孔阵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的第一通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球阀装置利用在球阀的中心孔的周围设置小尺寸的通孔阵列,在球阀的转动的初始阶段能缓慢释放一部分的流体压力,这样,整个球阀能平顺地实现调节,提高了整个球阀的可靠性和精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球阀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球阀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图3为图2中的球阀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球阀装置的手动调节部和阀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球阀装置的阀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阀芯部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阀装置。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球阀装置1,包含手动调节部2和阀体3,该阀体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该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通过螺钉分别与该阀体3固定连接,该手动调节部2与该阀体3之间设有一连接垫片6,一阀芯部7设置在该阀体3中。
该阀芯部7包含阀杆71和位于该阀杆71下方的阀球72,该阀杆71贯穿该连接垫片6并与该手动调节部2相连接,该阀杆71的前部设有阀杆连接头711。
该阀球72的中部设有一贯穿的第一通孔721,该第一通孔721的周向上均匀设有由第二通孔722组成的第二通孔阵列。
该第二通孔722的尺寸小于该第一通孔721。
该实用新型的球阀装置利用在球阀的中心孔的周围设置小尺寸的通孔阵列,在球阀的转动的初始阶段能缓慢释放一部分的流体压力,这样,整个球阀能平顺地实现调节,提高了整个球阀的可靠性和精密度。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云,未经刘国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