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热变形影响的共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5583.1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凤友;杜玉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同泰(大连)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61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变形 影响 共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消除热变形影响的共振器。
背景技术
共振器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顾客对共振器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共振器常用的结构:壳体端部缩径(为旋压成型,即两端相同),与芯管外表层配合接触,再与外插管焊接(如图1示A区)。
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发动机燃烧后的热混合气体通过共振器内部时,芯管和壳体存在较大的温差,热变形量不同,产生较大的轴向应力。导致共振器的疲劳寿命降低。特别当共振器较长时,问题更严重。
因此,在现实生产产品中,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可消除热变形影响的共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消除热变形影响的共振器,能解决目前的共振器不能消除热变形量的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消除热变形影响的共振器,包括壳体、芯管和钢丝网圈。
其技术要点在于:
芯管装设在壳体内。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缩颈部和后缩颈部。
芯管的前端内插设有第一外插管,并相互焊接固定。壳体的前缩颈部和芯管前端焊接。
芯管的末端套设有钢丝网圈,并且相互焊接。
壳体的后缩颈部位于钢丝网圈的外侧,并且后缩颈部的边缘位于钢丝网圈和芯管的边缘外。
在壳体的后缩颈部内插设第二外插管,并且相互焊接。
在芯管和壳体之间装设有玻璃纤维。
其优点在于:
发动机燃烧后的热混合气体流经共振器,芯管和壳体存在较大的温差,芯管和壳体的热变形量差异表现为钢丝网圈相对于壳体(缩颈)相对位移,消除了因热变形量差异产生的应力对共振器的破坏。可提高共振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消除热变形影响的共振器,包括壳体1、芯管2和钢丝网圈3。
芯管2装设在壳体1内。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缩颈部和后缩颈部。
芯管2的前端内插设有第一外插管5,并相互焊接固定。壳体1的前缩颈部和芯管2前端焊接。
芯管2的末端套设有钢丝网圈3,并且相互焊接。
壳体1的后缩颈部位于钢丝网圈3的外侧,并且后缩颈部的边缘位于钢丝网圈3和芯管2的边缘外。
在壳体1的后缩颈部内插设第二外插管6,并且相互焊接。
在芯管2和壳体1之间装设有玻璃纤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同泰(大连)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同泰(大连)排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风侧换热器装置
- 下一篇:环冷机受料斗防砸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