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3959.5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段翠道;朱晓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瓷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尤其涉及一种可保证电缆内外层走向布局稳定、且延长使用寿命的陶瓷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纤、电缆的用户量也在逐渐的增多,铜制电缆以其成本低、容量大的优点,在通信行业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但铜制电缆在直接安装铺设中容易产生磨损,需要在外部加设有保护套,目前,常用的保护套是采用软质缓冲套或硬质保护套,软质缓冲套可以较好地保护铜制电缆不被撞击而破碎,但无法在电缆收到折弯时进行保护;硬质保护套能在电缆折弯时进行保护,但收到外力冲撞时,容易导致铜制电缆产生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内外层缠绕、并起到对其保护作用可延长使用寿命的陶瓷套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套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在所述套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之间形成一过渡管区,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沿套管长度方向,并贯穿整个套管;所述过渡管区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装置具有硬质保护套抗折弯的优点,同时,又能起到软性保护套的缓冲效果,所述过渡管区上开设有应力槽,在所述应力槽内开设有应力口。
为了保证此装置的套接稳固,所述套管两端的内壁开设有卡槽,该卡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两端的侧边开设有倒角,该倒角为0.2mm~0.3mm。
为了起到缓冲效果,并能保证电缆走向,所述第一槽的宽度小于第二槽的宽度,该第二槽作为整个陶瓷套管的主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在过渡管区开设有应力口,便于整个套管的加工,且铜制电缆走向稳定,可实现铜制电缆内外层走向布局,保证了光电信号传递畅通,且套管套接固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套管11、倒角2、卡槽3、第一螺纹4、通孔5、第二螺纹61、第一槽62、第二槽7、过渡管区8、应力槽81、应力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陶瓷套管,包括套管1,所述套管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3和第二螺纹5,在所述套管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槽61和第二槽62;所述第一螺纹3和第二螺纹5之间形成一过渡管区7,所述第一槽61和第二槽62沿套管长度方向,并贯穿整个套管1;所述过渡管区7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装置具有硬质保护套抗折弯的优点,同时,又能起到软性保护套的缓冲效果,所述过渡管区7上开设有应力槽8,在所述应力槽8内开设有应力口81。
为了保证此装置的套接稳固,所述套管两端的内壁开设有卡槽2,该卡槽2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1两端的侧边开设有倒角11,该倒角11为0.2mm~0.3mm。
为了起到缓冲效果,并能保证电缆走向,所述第一槽61的宽度小于第二槽62的宽度,该第二槽62作为整个陶瓷套管的主槽。
电缆在第一螺纹3上进行缠绕,之后通过内部的通孔4进入到套管内部,之后从通孔4的另一端伸出,之后在经过第二螺纹5上缠绕,整个套管通过卡槽2部位,与外部套接管进行对接。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此陶瓷套管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瓷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瓷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3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量信号限向电路
- 下一篇:一种剥线器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