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一键启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2640.0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R2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一键 启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机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启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一键启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及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汽车启动系统进行改造,智能便利的一键启动系统成为需要和趋势。
汽车智能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系统分为无钥匙进入系统以及一键启动系统,无钥匙进入系统:采用的最先进的RFID(无限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车主随身携带的智能钥匙,走近车辆1.5米-2米就会自动开锁并解除防盗;离开车辆时,车门锁会自动锁上并进入防盗。只要您随身携带智能钥匙无需拿出就可轻松打开车门和启动汽车。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键启动系统(start stop engine system):将原车的方向盘锁功能取消掉或者将钥匙塞在钥匙孔内,让汽车的方向盘锁功能处于常开状态,这样可以自由的控制汽车的方向盘,然后用按钮代替控制汽车的OFF、ACC、ON、START等档位的功能,达到一键启动点火的功能,通常有两种实现手段。
方法一、将原车的钥匙孔中的机械锁胆中的方向盘锁的定位柱子拆下,取出弹簧,这样锁销就不会弹出来,方向盘就可以自由活动了,这样原车的钥匙可以启动开车,用新装的按钮可以启动行车
方法二、配一片新的钥匙片,剪断前半段保留在钥匙孔里,打开方向锁(只是不要方向盘锁功能),这样原车的钥匙就插不进,用按钮可以启动。
目前一键启动系统大多用于B级车以上的车型,可以做到人带着钥匙在车内,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可以开启汽车电源以及启动汽车发动机。
主要原理是靠车内安装于车门内部的2个低频天线发送钥匙检测信号,钥匙检测到后回复一个确认信号,车子收到确认信号后,认为钥匙在车内,并且每隔一定时间持续认证车钥匙,确认车钥匙是原车的后,可以开启汽车电源及启动汽车发动机。
现有的一键启动系统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现有技术在钥匙判断上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误动作,即在无钥匙在车内时也可以启动发动机,或者即使有钥匙在车内,也无法启动发动机;现有技术算出来的钥匙位置信息误差较大,误差达到30厘米以上;现有技术安全防盗性不强,有软件漏洞,盗贼可以破译出来而把汽车开走。存在不稳定是因为低频天线安装的位置不好,安装在车门内,由于车门是钢结构,可以屏蔽低频无线信号,使得钥匙接收信号不稳定;使用的天线及无线通信芯片不好;系统软件设计不好;无线信号通信加密算法不够严谨,可以破译;安全认证系统和汽车ECU的通信不够完整,使得盗贼有可能拆掉安全认证系统而利用搭线来强制启动发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用一键启动系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安全可靠的一键启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一键启动系统包括4个低频天线、中央控制器和智能钥匙,4个低频天线分别安放于左右车门的门把手处、车顶中央以及后备箱上,中央控制器放置于中控台下面,4个低频天线与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钥匙使用3轴感应天线并采用国际领先的具有KEELOQ加密功能的芯片。
智能钥匙使用3轴感应天线,可以很好的检测出车体发出的低频信号,利用4个低频天线来检测钥匙,一旦检测到钥匙,则通过4个低频天线与钥匙的距离来精确计算出钥匙的位置,通过严谨的立体几何及空间向量几何定位算法,把低频天线感应出来的信号强度几何换算,定出钥匙当前的立体三维坐标,可以精确的知道钥匙是否在车内,决定是否授予合法打开车子电源及启动发动机的权限,系统与汽车ECU之间通过加密的信号利用CAN总线通信,把认证信息告诉ECU,从而使ECU实时的控制油泵、起动机电源等设备是否投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像框画框充气保护角套
- 下一篇:一种低压型多芯集成LED金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