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爬阶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2454.7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开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开键 |
主分类号: | B62D57/036 | 分类号: | B62D57/0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式可沿阶梯向上和向下爬行的机械装置,具体是一种爬楼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爬楼机采用圆形轮作为与楼梯面接触的轮子,受到台阶及障碍物高度的制约,圆形轮的半径必须大于台阶及障碍物的高度,爬楼机才可能爬上去,轮半径小于障碍物,就爬不上去,从而导致整个爬楼机的体积较大,一部爬楼机将普通楼梯占满,影响他人通行。
近年来,出现一种履带式爬楼梯的阶梯机,由于履带传动摩擦力大,不仅损耗电功率大,而且下楼及上楼初始瞬间冲击力大,存在危险;并且使用十分不方便,坐在爬楼梯机上的人朝向与行进方向相反,背面运行看不见运行的前方,操作和进行不方便。此外,现有爬楼机的制造成本很高,维修难度大,机件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使用安全、传动效率高、能量消耗低、使用时朝前坐或者朝侧面坐、视线不受影响,使用方便的爬阶梯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阶梯机,包括设置在机体外罩板内的支撑底板、安装在支撑底板两侧的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上的左前进螺旋轮和右前进螺旋轮,以及铰接在支撑底板前端的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安装有前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安装有攀爬螺旋轮,所述机体外罩内设有电瓶以及分别与电瓶连接的前进直流电机和攀爬直流电机,所述前进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换向主动齿轮,所述换向主动齿轮啮合有换向从动齿轮,所述换向主动齿轮和换向从动齿轮分别通过链轮连接有左齿轮和右齿轮,所述的左齿轮和右齿轮分别安装于左前进螺旋轮和右前进螺旋轮的轴端;所述攀爬直流电机通过棘轮链轮与前齿轮连接,所述前齿轮安装于攀爬螺旋轮的轴端;所述的机体外罩板上方安装有自垂平底座;所述左前进螺旋轮和右前进螺旋轮的下方的支撑底板上分别安装有左杆支撑座和右杆支撑座,所述左杆支撑座和右杆支撑座上分别安装有左转弯拉杆和右转弯拉杆,所述左转弯拉杆和右转弯拉杆的顶端分别位于自垂平底座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外罩板中部安装有与支撑底板平行设置的隔板,所述前进直流电机和电瓶均安装在隔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直流电机用螺栓固定在活动底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螺旋轮的前端外设置有外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底板的两端安装有结构框架,所述左前进螺旋轮和右前进螺旋轮设置于结构框架内侧,并且通过支撑底板框口,使左右前进螺旋轮的下部,与地面接触,形成前进的驱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直流双向电动机,所述直流双向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动作筒,所述螺旋动作筒的端部连接缓冲弹簧筒的一端,所述缓冲弹簧筒的另一端铰接支臂的一端,所述支臂的另一 端固定在活动底板上,所述支臂的中部与攀爬螺旋轮端部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外罩板和支撑底板后端部之间安装有下阶缓冲滑板,所述下阶缓冲滑板的中部与结构框架的纵向面中部安装有下阶缓冲滑板伸收操纵摇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螺旋轮作为运行载体,发挥螺旋轮受力点多,并且连续不间断,当旋转轮上的前一点未承上力时,紧接着就有后续点跟上承力,直接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传动效率高,能量消耗低。
2、螺旋轮的大小不受台阶和障碍物的影响,整个爬阶梯机设计尺寸,其高度400mm、宽度450mm,体积小,不影响他人上下楼梯;甚至可以在同一楼梯中,两台登楼机相对通行。
3、人骑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垂平底座上,面朝向行进方向坐或者朝向侧面坐,视线不受影响,使用方便。
4、整体的重心低,运行平稳,并在本实用新型上装有防止前栽及后顿的部件,使用安全,适合在复杂的爬坡环境中使用,使用范围广泛;。
5、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均可在普通工厂加工、生产、制造,整体易于制造、,加工成本低,也便于维修,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爬阶梯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爬阶梯机上楼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爬阶梯机下楼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爬阶梯机局部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开键,未经沈开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