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用真空注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936.0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伟;向明朗;任彦平;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36;B67D7/7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自动 器用 真空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装置,特别是一种对液压自动张紧器进行真空注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与凸轮轴之间传递动力的正时皮带传动装置中,一直广泛使用液压自动张紧器1-1,其通过柱塞1-2向正时皮带1-3的松弛侧1-4施加适当的张紧力,内部油品受到皮带振动力后产生液压阻尼,缓冲发动机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振动及抑制传动噪音。
此类液压自动张紧器1-1工作时,推杆推动柱塞1-2向下运动,单向阀钢球在弹簧力及液体流动力作用下关闭,壳体内部形成油压阻力,此时内部油只能通过柱塞1-2与壳体形成的环形缝隙缓慢向低压腔流动。通过此过程中的液压阻尼作用来缓冲发动机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振动及抑制传动噪音。如果液压自动张紧器1-1内部混有空气,柱塞1-2向下运动时,含有空气的油体积被快速压缩,柱塞1-2就会因此急速向下运动,张紧器不能对皮带产生足够的阻尼力导致其失效。因此,液压自动张紧器1-1在注油过程中需保证其内部无空气混入且注油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注油并且注油量稳定可控的液压自动张紧器真空注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用真空注油机,包括机构主体架、控制系统、电汽箱、顶板、第一气缸、万向接头、真空箱盖、真空箱、导轨、第二气缸、油池、真空泵、进油泵、储气罐和滤油泵,顶板安装于机构主体架顶部,第一气缸安装于顶板底面且通过万向接头与真空箱的真空箱盖相连,真空箱置于导轨上,导轨与第二气缸连接,油池设于机构主体架下部,里面的油通过进油泵泵入真空箱,真空箱中工作后剩余的油通过一滤油泵泵出并经过滤器过滤后输送回油池,储气罐设于真空泵与真空箱之间用于收集抽真空过程中的空气。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真空箱与储气罐之间还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气罐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真空箱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真空箱上设置真空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油池内的油依次经过进油泵、进油阀和流量计然后进入真空箱;所述真空箱内的油依次经过出油阀、油泵和过滤器然后回到油池。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整个注油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保证了在很好的真空环境下注油且注油量稳定可控,注油过程中无空气混入张紧器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自动张紧器的使用情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油路图。
图中标记:1为控制系统、2为电器箱、3为顶板、4为第一气缸、5为万向接头、6为真空箱盖、7为真空箱、8为导轨、9为第二气缸、10为油池、11为真空泵、12为地脚调节装置、13为进油泵、14为储气罐、15为滤油泵、16为过滤器、17为第一电磁阀、18为第二电磁阀、19为真空压力传感器、20为进油阀、21为流量计、22为出油阀、23为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4所示,一种液压自动张紧器用真空注油机,包括机构主体架、控制系统1、电汽箱2、顶板3、第一气缸4、万向接头5、真空箱盖6、真空箱7、导轨8、第二气缸9、油池10、真空泵11、进油泵13、储气罐14和滤油泵1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安装于机构主体架顶部,所述第一气缸4安装于顶板3底面且通过万向接头5与真空箱7的真空箱盖6相连,所述真空箱7置于导轨8上,所述导轨8与第二气缸9连接,所述油池10设于机构主体架下部,里面的油通过进油泵13泵入真空箱7,真空箱7中工作后剩余的油通过一滤油泵15泵出并经过滤器16过滤后输送回油池10,所述储气罐15设于真空泵11与真空箱7之间用于收集抽真空过程中的空气。
在机构主体架底部设置地脚调节装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