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481.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震君 |
主分类号: | F24D7/00 | 分类号: | F24D7/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太阳能 集中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季我国大部分寒冷地区,城市住宅集中供热大都是燃气或燃煤供热集热锅炉进行集中供热,有条件的地区是热电厂余热供电,有的地方是太阳能供热。燃气、燃煤、燃油集中供热即大量消耗了燃气、燃煤、燃油,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并且因集热锅炉建设需占地以外还的建设了很多地下管网,也因供热管网过长消耗掉了大量热能源,同时也浪费了很多钢材,并给维修和安装带来很多麻烦。
热电厂余热集中供热是节省了很多燃料,但建设一座电厂需要大量资金和很多建设用地,同时需要很多运输设施,更需要很多送热管网,同时也浪费了很多热能,消耗了大量的钢材。
普通的太阳能采暖供热因冬季寒冷地区纬度很高,光照时间较短,这样就失去了专职供热的意义,所以目前在寒冷地区冬季还没有多少使用普通太阳能供热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集热能、自动供热的的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其组成包括:阳光玻璃房,所述的阳光玻璃房的阳面屋面上装有凸透镜,所述的凸透镜下方相对应的位置装有带导热介质的集热锅炉,所述的集热锅炉连接通过带导热介质的管道连接热储存器,所述的热储存器连接循环泵,所述的循环泵连接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所述的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连接所述的集热锅炉,所述的集热锅炉装有夜间加热温控装置和阳光跟随器。
所述的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所述的集热锅炉底部连接转动装置,所述的集热锅炉具有回水管,所述的集热锅炉通过支架连接所述的阳光玻璃房,所述的阳光跟随器连接所述的凸透镜。
所述的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所述的热储存器与所述的循环泵之间通过带导热介质的管道连接,所述的循环泵与所述的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之间通过带导热介质的管道连接,所述的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与所述的集热锅炉之间通过带导热介质的管道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光学原理,将一些光线集合到一起,利用光在介质中穿插的原理通过凸透镜来增强阳光的利用率,实现了住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中供热。
2.本实用新型能够把阳光经过凸透镜聚焦后照射在吸热特制集热锅炉上,缩短了太阳能与吸热特制集热锅炉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气温低、阳光不足的缺点。
3.本实用新型都建在每栋住宅楼顶上送热管网直接进入室内给维修安装带了很大的方便,本产品特别适用于偏远山区无法集中供热的地区。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供热节省了大量的能源。本产品能够储存白天多余的热能,供晚间使用。
5.本实用新型的集热锅炉到管道到散热空调的容积是现在供热系统容积的三十分之一即节省了大量的热能源又使结构稳定、安装维修方便、无污染、节能、环保、低碳、无公害、不易损坏。本产品采用的散热空调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又节省了大量的热能源,同时又节省了大量钢材。
6.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其组成包括:阳光玻璃房1,所述的阳光玻璃房的阳面屋面上装有凸透镜2,所述的凸透镜下方相对应的位置装有带导热介质的集热锅炉3,所述的集热锅炉连接通过带导热介质的管道4连接热储存器5,所述的热储存器连接循环泵6,所述的循环泵连接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7,所述的带导热介质的散热空调连接所述的集热锅炉,所述的集热锅炉装有夜间加热温控装置8和阳光跟随器9。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多功能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所述的集热锅炉底部连接转动装置10,所述的集热锅炉具有回水管,所述的集热锅炉通过支架11连接所述的阳光玻璃房,所述的阳光跟随器连接所述的凸透镜。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震君,未经刘震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