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323.5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12 | 分类号: | C10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沥青的熔化主要采用锅炉熔化,需要三人以上进行操作,即两人对锅炉内进行搅拌,一人进行加热工作。该方法热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对人体伤害较大,由于使用明火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热效率,节省人力,减少污染,且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包括箱体、液压泵站、液压推进器、起吊机构、电动葫芦、液压推进平台、电控柜、加热盘管与岩棉。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与下箱体;所述加热盘管均匀固定在箱体四周;所述液压推进器安装在液压推进平台上,所述液压泵站固定在液压推进器的下方,且在液压推进平台上,所述电控柜安装在液压推进平台下方,所述起吊机构采用悬臂结构,固定在箱体与液压推进平台分界处,所述电动葫芦套装在起吊机构上,所述岩棉安放在箱体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全密闭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推进器的形状为半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推进器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管包括上加热盘管与下加热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盘管安装在上箱体立柱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加热盘管采用矩阵式安装在下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操作简单、轻便,除开桶和收集空桶的人员外,两人即可完成全套设备的操作控制,吊无须人力推挪沥青桶,劳动强度低,采用全封闭操作,最大程度减少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沥青脱桶熔化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沥青脱桶熔化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沥青脱桶熔化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包括箱体、液压泵站11、液压推进器3、起吊机构4、电动葫芦5、液压推进平台6、电控柜7、加热盘管与岩棉10。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2与下箱体1,上箱体2进行桶装沥青熔化,下箱体1是将桶中脱出的沥青继续加热;所述加热盘管均匀固定在箱体四周,加热盘管与沥青桶主要以热传递方式换热,达到沥青脱桶的目的;所述液压推进器3安装在液压推进平台6上;所述液压泵站11固定在液压推进器3的下方,仍在液压推进平台6上;所述电控柜7安装在液压推进平台6下方;所述起吊机构4采用悬臂结构,固定在箱体与液压推进平台6分界处;所述电动葫芦5套装在起吊机构4上;所述岩棉10安放在箱体四周。
沥青桶由起吊机构4通过电动葫芦5将提起,再横向移动将沥青桶放在液压推进器3上,然后由液压推进器3将桶推入上箱体2,上箱体2上固定的上加热盘管8对桶装沥青进行加热,达到沥青脱桶的目的,脱桶后的沥青进入下箱体1,下箱体1内固定的下加热盘管9将桶中脱出的沥青继续加热,使温度达到120℃以上,然后由沥青泵泵入高温罐。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沥青脱桶熔化装置,操作简单、轻便,除开桶和收集空桶的人员外,两人即可完成全套设备的操作控制,吊无须人力推挪沥青桶,劳动强度低,采用全封闭操作,最大程度减少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扣装式小龙骨
- 下一篇:图像传感器及源跟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