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水容器的自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416.6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臣;冯萃敏;韩芳;王丽华;王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28;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 容器 自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净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水容器的自净系统。
背景技术
储水箱或储水池作为储水容器广泛用于科学研究给水、建筑物二次供水以及有关饮用水存放等多领域。
由于储水箱密闭性差,导致尘、虫、鼠等进入池内,成为虫鼠害的寄生场所;储水箱多采用平底,易于沉积,这些沉积往往会吸附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及有害物质,从而使得水体变质并使有害物质在池内积聚;储水箱的出水管设计不合理导致不利于水的全面流动、更新,水长时滞留水箱,使水中余氯消耗贻尽,水中细菌学指标发生不良改变,形成死水。
作为循环用水使用的储水箱由于水没有更新,出现青苔附壁生长,固体杂质沉积,轻质杂物漂浮等,导致水质恶化。
储水箱定期人工清理消毒会出现供水间断、以及要将储水箱中水全部排出,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201981579U和ZL 01256073.1通过改进储水箱的密封性防止二次污染,但存在设备出现问题维修不便和供水间断的问题,专利CN 102345307A采用冲洗水箱内壁,清洁水箱,但存在冲洗管外壁同样会滋生微生物不能清洗的问题;专利CN2737843Y、CN 2753807Y采用刷洗方式清洁水箱,但由于刷洗装置的引入同样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专利ZL 200520090307.1采用水箱内放置插入式过滤网片和进水管设紫外杀菌装置,不能解决水箱内微生物滋生问题,引入水体的净水材料、矿化材料和磁化材料引入到水箱中会引起二次污染和水质是否满足国家饮用水质标准的问题。上述技术都不能解决储水箱内水质恶化、沉积杂质和漂浮物去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水容器的自净系统,可以解决作为储水容器的储水箱或储水池水质细菌指标恶化、青苔生长,固体杂质沉积,轻质杂物漂浮等水质恶化的问题;该自净系统能定期运行,保障供水不间断,水质不发生恶化,且操作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水容器的自净系统,包括:
取水管、过滤吸附柱、格栅器、紫外消毒器、自控器、传输控制线、压力传感器、管路、控制阀、水泵和控制阀;其中,
所述取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处理储水容器内的底部;
所述格栅器设置在所处理储水容器上端,其进水口位置设在储水容器内的设计水面处;
所述取水管的出水端与格栅器的出水端均通过管路和设置在管路上的控制阀、水泵与所述过滤吸附柱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过滤吸附柱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紫外消毒器连接;
所述紫外消毒器的出水端用于回连至所处理储水容器内;
所述格栅器的出水端处、所述过滤吸附柱的进、出水端处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自控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各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根据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发出更换部件的报警信息,并控制水泵与控制阀的启动或停止。
由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储水容器的自净系统通过取水管、格栅器、过滤吸附柱、紫外消毒器和自控器相互配合,可实现自动运转对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消毒,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操作方便、处理成本低,处理后水质可满足饮用水国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水容器的自净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为:1-取水管,2-储水容器,3-水泵,4-控制阀,5-格栅器,6-管路,7-活接头,8-过滤吸附柱,9-紫外消毒器,10-压力传感器,11-自控器,12-传输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内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稳定APD倍增因子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