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面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8084.X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0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培龙;鲍安良;孔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九条龙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14 | 分类号: | B24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面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油嘴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喷油嘴咀芯的锥面磨床。
背景技术
喷油嘴属于内燃机心脏部件,通俗的讲其为一个常闭阀,即当没有输入控制讯号时,阀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其控制形式分为电控和机控两种,以电控为例,其工作原理:由一个阀芯上下运动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当下达喷油指令时,其电压讯号会使电流流经喷油嘴内阀顶端的线圈,产生磁场吸引阀芯,使阀门开启,并使油料从喷油孔喷出并雾化。由此可见,阀芯对于喷油嘴的重要性,阀芯即为咀芯,其头部具有连续的三锥面,例如,三锥面角度分别为60°、45°、30°,实际上阀门的开关程度与这些锥面是密不可分的,磨削这三锥面的传统做法:分别通过三次装夹,每次完成一个锥面的磨削加工,显然这种方法的效率较低,工作量大,如何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能尽可能的节省工序,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锥面磨床,其通过一次装夹,完成三个锥面的磨削加工,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锥面磨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安装有磨头,所述磨头端部安装有可转动的砂轮,在所述砂轮下方设置可水平旋转的工件夹持台,所述夹持台设有升降机构,用于其升降运动,所述夹持台设有俯仰机构,用以调整夹持台工作时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磨头前端设置砂轮,所述磨头后端内部设置电机,所述砂轮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以使电机驱动砂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持台底部两相互平行的筋板,在所述的两筋板中间位置设有控制箱,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水平向两侧延伸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筋板固接,所述控制箱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床身上设有滑轨,所述磨头下部设有滑块,且一并安装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向下连接丝杠机构的丝母,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杆与其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台及所述俯仰机构整体安装于第一底盘上,所述第一底盘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第二底盘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盘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采用丝杠机构或者气缸或者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俯仰机构,可实时调整工件夹持台工作时角度,能够实现工件锥面加工;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可以实时调整工件夹持台的高度,与俯仰机构相配合能够实现工件外围连续多个锥面的加工;夹持台可以水平旋转,能保证沿工件圆周方向加工一圈,保证了产品的同心度。对比现有技术,该磨床可以在一次装夹情况下,完成多个锥面的磨削加工,节约了工序,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锥面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床身;2、磨头;3、砂轮;4、电机;5、丝母;6、丝杆;7、第一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9、升降机构;10、夹持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锥面磨床,包括床身1,床身1上安装有磨头2,磨头2端部安装有可转动的砂轮3,在砂轮3下方设置可水平旋转的工件夹持台10,夹持台10设有升降机构9,用于其升降运动,夹持台设有俯仰机构,用以调整夹持台工作时角度。
砂轮3设置在磨头2前端,磨头2后端内部设置电机4,砂轮3通过转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以使电机驱动砂轮转动,床身1上设有滑轨,磨头下部设有滑块,且磨头及滑块一并安装于滑轨上,滑块向下连接丝杠机构的丝母5,丝杠机构的丝杆6与其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6转动,从而实现丝母5在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磨头2及砂轮3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其位移量实际为磨削的深度,通过整机的控制控制该位移量,进而控制砂轮进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九条龙汽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九条龙汽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8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