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厢式货车栏板分体式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7030.1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永田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4;E05D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车 栏板 体式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涉及一种厢式货车栏板分体式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厢式、集装箱等领域大多采用传统结构的铰链装置,采用螺丝固定在箱体或者栏板的外面,该结构的铰链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承载能力低;二、使用时间较长后,与其相连的门板很容易与整体脱节,甚至有时造成脱落,严重影响使用的安全性,三、外露的铰链,在防尘、防雨性能方面较差,使得铰链装置生锈,使用不灵活。
厢式、集装箱等领域的货车栏板的铰链装置由上铰链、下铰链与铰链轴销构成,下铰链直接通过焊接在车厢板上,上铰链通过铰链轴销转动连接到车厢侧板焊接的下铰链上,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这种铰链轴销为简单的圆柱轴,没有定位特征,所以其精度不高;安装装配的效率不高;上下交铰链与铰链主轴直接配合,这种配合会使上下铰链与铰链主轴之间磨损很快,噪音大,且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铰链装置存在的承载能力低、使用时间较长后,与其相连的门板很容易与整体脱节,甚至有时造成脱落,严重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外露的铰链装置容易生锈,导致使用不灵活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增加、安装方便,且减少了上下铰链与铰链主轴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的厢式货车栏板分体式铰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厢式货车栏板分体式铰链,它包括上铰链、下铰链以及铰链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铰链包括设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底板以及中心设有通孔用于套住铰链主轴的圆柱体凸块,所述的铰链主轴的两端外露于圆柱体凸块,所述下铰链包括设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底板、与上铰链的圆柱体凸块相配合凹形缺口以及带有缺口的上下轴套,所述的上铰链两侧设有铰链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于上铰链上的圆柱体凸块与设于下铰链上的凹形缺口的插接式配合以及将外露于圆柱体凸块的铰链主轴的两端与带有缺口的上下 轴套的配合实现铰链的套接与分离,提高了铰链装置的安装装配效率;同时上铰链两侧设有铰链衬套较少了主轴与上下铰链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此外衬套还具有降低摩擦阻尼、低噪音、低震动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铰链主轴与设于上铰链圆柱体凸块的中心处的通孔的配合处焊接有销子,销子结构用来插在配合处使铰链主轴连接或固定于上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轴套的开口结构与铰链主轴的直径相匹配,实现了上下铰链的分离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铰链衬套的上腰和下腰加工有凹槽,凹槽形状与上铰链上的圆柱体凸块吻合,凹槽性机构方便了将铰链衬套在上下铰链连接处的空隙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铰链衬套的侧壁上具有轴向且对称设置的“V”形开口,可以使衬套根据装配孔径的大小而对自身尺寸大小进行微调节,从而便于安装,能够达到更良好的配合效果,并具有降低摩擦阻尼、低噪音、低震动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为圆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轴套的顶端密封,防止杂物落入轴套中,阻碍铰链的运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通过上铰链的圆柱体凸块与下铰链上的凹形缺口的插接式配合以及将外露于圆柱体凸块的铰链主轴的两端与带有缺口的上下轴套的配合实现铰链的套接与分离,提高了铰链装置的安装装配效率;(2)铰链衬套减少主轴与上下铰链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此外衬套还具有降低摩擦阻尼、低噪音、低震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铰链套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右视图。
图中:1、上铰链,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底板,1.3、通孔,1.4、圆柱体凸块,2、下铰链,2.1、第二安装孔,2.2、第二底板,2.3、凹形缺口,2.4、开口,2.5、轴套,3、铰链主轴,4、铰链衬套,4.1、“V”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7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氯化铝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