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7028.4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娟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现有的反渗透过滤一般都会设置前置过滤器,现有的前置过滤器在系统进行排污时需要设置专门的排污管,占用较多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所述的反渗透过滤装置包含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通过一连接环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的第一筒体包含一入口,所述的第二筒体包含一出口,所述的入口和出口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筒体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出口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环上设有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过滤装置利用直接设置在第二筒体上的一对排污口,这样就不必再额外增设排污通道。另外,由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通过一连接环可分离地连接,整个筒体的内部也可以人工拆卸下来进行彻底的清洗,克服了原有的过滤器无法清洗筒体内部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反渗透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其中,
1、反渗透过滤装置;2、第一筒体;21、入口;
3、第二筒体;31、出口;32、排污口;4、连接环;41、防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 至图2所示,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1,该反渗透过滤装置1包含第一筒体2和第二筒体3,该第一筒体2和第二筒体3通过一连接环4可分离地连接,该第一筒体2包含一入口21,该第二筒体3包含一出口31,该入口21和出口31同轴设置。
该第二筒体3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排污口32,该排污口32的设置方向与该出口31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该连接环4上设有防滑凹槽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娟,未经谢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7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移动终端通话功耗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图像降噪方法及系统